常州老年大学欢迎您!
栏目列表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展示、交流>>学员风采>>文章内容
我多想时光不老:在旋律尽头,发现生活的甜
我的音乐笔记
发布时间:2025-11-14    点击:    来源:原创

   学习《我多想时光不老》一个月,当明天即将为这段学习画上句点时,回望来路,才发现收获的远不止一首歌,更是一种聆听生活的方式。

  这一切,始于老师传授的那个朴素而珍贵的方法:不带任何预设地“盲听”。

  放下“我多想时光不老”这个题目自带的、关于逝去与伤感的预判,我让自己彻底沉入旋律。最初的听觉体验是颠覆性的——我惊讶地发现,这并非一首我所以为的悲情挽歌,而是一首流淌着温暖与幸福的“甜歌”。

  旋律的线条是滚动而流动的,如同溪水潺潺,轻盈地漫过心田。歌词里构筑的世界,更是充满了鲜活的烟火气与静好的诗意:“鸡飞鸭跑”“鸟叽喳叫”是生机勃勃的喧闹;“依偎在母亲的怀抱”“与书海相守”是宁静深沉的幸福。字里行间,没有悲切的控诉,只有对过往时光的“微笑骄傲”,以及对一种恬淡生活的沉醉与憧憬。原来,这首歌的底色不是哀悼“时光已逝”,而是珍藏“时光曾如此美好”。

  然而,知道它“甜”,与我能否“唱”出这份甜,中间隔着一道需要点拨才能跨越的鸿沟。

  我最初的处理,正如老师所说,唱得“比较硬”。“我多想时光不老”——每个字都咬得很实,像一颗颗石子,带着一种直白的诉求,反而失了韵味。直到老师那关键的点拨到来:“收起来”。

  这三个字,是化技巧为艺术的咒语。

  “把最后的字收起来……”我试着照做。“我多想时光不老”,在“老”字上将声音轻轻回收,气息托着,带上细微的颤音,那份祈愿顿时化作了一声温柔的叹息,一抹萦绕心头的遐想。同样的,“看鸡飞鸭跑~”“听鸟叽喳叫~”,尾音的处理不再戛然而止,而是悠悠地荡开,仿佛目光随着鸡鸭跑远,耳朵跟着鸟鸣入林,画面感与沉浸感瞬间而生。

  我恍然大悟。歌曲中那些“显著的上扬”,并非悲情的呼唤,而是内心喜悦与憧憬的自然飞扬;而“渐慢渐弱的收尾”,也并非意味着惆怅的弥漫,更像是将一段美好的记忆轻轻合上,存入心底,余味绵长。

  从“盲听”获得最本真的情感认知,到通过精妙的咬字与气息控制,将这份认知外化为动人的演唱,这个过程让我深深体会到:音乐的表达,不在于用了多大力气,而在于懂得了在何处收敛。 老师的“抠得细”,抠的正是这分寸之间的艺术。她教会我们的,不只是唱准一首歌,更是如何用声音去“绘画”,用气息去“诉说”。

  原来,“时光不老”的秘诀,就藏在这旋律与咬字的方寸之间。当我们能用柔和、回味的方式去表达时,那一刻,美好的时光便已在我们的声音里驻留,不曾老去。

  (声乐戏曲系 24407 郭敏)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友情链接:

    主办单位:常州市老年教育发展中心(常州老年大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学校地址:常州市钟楼区健身路9号 电话:0519-86809150,0519-86809170 传真:0519-86809170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