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老年大学欢迎您!
栏目列表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展示、交流>>学员风采>>文章内容
我学“揽雀尾”
发布时间:2025-10-27    点击:    来源:原创

  “这‘揽雀尾’是太极拳代表性动作之一,它包含四个攻防小节”。钱徐英老师边说边演练,我和同学们也一个个照虎画猫,张牙舞爪几番。这揽雀尾动作难度看似不大,但要打得如老师般行云流水、急缓相间,掌腕肘和肩、背腰胯膝腿、上下九节劲,节节腰中发,我们还唯有羡慕。然而,学拳时那种顶头沉肩、蓄发收敛的感觉,使我等心旷神怡。

  如果说“揽雀尾”动作就像一个长句,那这有张有驰的句子中,包含着4个“逗号”:一是掤,两手曲臂“抱球”开始,迈步、弓腿、掤手,即用手隔开对方,如捧盾牌,阻挡对方、保护自己;二是捋,坐腿接手转腰后捋,先把对方引入,不是生拉硬拽,是借着对方的前冲力拉入并化解,即趁人之势、借人之力;三是挤,捋后两手腕相搭,用双臂及身体力量向前,把对方挤压出去;四是推,推之前先轻轻地再把对方引进,微微下按化掉,然后再推按出去。掤在两臂、捋在掌中、挤在手背、推在腰攻,这种先引后发,是太极拳的战术,它讲究引进落空,用小的力量,以静制动、以柔克刚,不硬性顶撞,以四两破千斤。

  钱老师耐心细致,反复拆解动作讲手形手法,讲马步、弓步、曲步时,尤其要和转腰、碾脚等细节协调,防止动作不正确膝盖受伤。要迈步如猫行,轻提轻落、点起点落,再全脚踏实。老师还讲到眼神要专注平和,和手脚身姿浑然一体。看老师演练,以意领气、以气运身、以腰为轴,静如大山、动若脱兔,真如泰山崩于前色不变,他强由他强,清风拂山冈,他横由他横,明月照大江。

  课间有5至8分钟的休息,同学们上半课时先热身操,再复习又学新动作,都有些累了,纷纷四散坐下,而这时的钱老师却总是最忙的。老师先是沿着四周,问大家有什么不懂?不停地答疑、纠错,一圈下来,总会在多处停下,和同学们切磋动作要领。然后,老师在教室中央示范本课的新教动作,举手投足念念有词,供同学们前后左右地录像,以回家学习,有时,这般的演练还要做两遍,并再加几个下一课要教的新动作供预习。课间休息很快过去了,钱老师又精神抖擞地继续下半课时的教学。

  老师关照:“揽雀尾”中4个攻防动作的“逗号”后面,都要有个小小的沉稳亮相。“两脚错开些,不要在一条线上像‘走钢丝’,那会摇晃”;“后手先接后捋,眼睛看着后手”;“腰不动、手不发,中正安舒、上下相随” ……在老师一遍又一遍的动作细抠下,我这零基础“菜鸟”的“揽雀尾”似乎也稍稍有些模样了。

  (运动健身系 蒋为民)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友情链接:

    主办单位:常州市老年教育发展中心(常州老年大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学校地址:常州市钟楼区健身路9号 电话:0519-86809150,0519-86809170 传真:0519-86809170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