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老年大学欢迎您!
栏目列表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展示、交流>>学员风采>>文章内容
走近菊神陶渊明
发布时间:2025-10-20    点击:    来源:原创

   前两节课,魏桂军老师从多个层面精彩解析了东晋隐逸诗人之宗、田园派鼻祖陶渊明,引人入胜。课后,老师鼓励大家“走近陶渊明”,说说自己心目中的他。

  从古至今,多少文人墨客将“梅、兰、竹、菊”人格化,称为“四君子”。四君子之一的“菊”,被无数诗人称颂膜拜,它不正象征着那少有“高趣、颖脱不群”秉性的陶渊明吗?

  他曾经是柔肠侠骨的镇军参军,是恪尽职守的彭泽县令。然而,他更是杰出的诗人、辞赋家、散文家。他看不惯官场的尔虞我诈,崇尚真实、平淡。他情真意切,有着“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的决绝,最终弃官回到“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那清苦却自在的田园生活中。这多么像文人元稹称颂菊花最贴切经典的诗句:“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暗暗淡淡紫,融融冶冶黄,陶令篱边色,罗含宅里香。”他的思绪已然与田园相依,与山河相融,胸襟自然、坦荡。虽一生多磨难,万阻仍奋激,他就像历史长河中飘荡的一株野菊花。轻轻拾起抛向高空,它飘舞着、纷飞着,花瓣随风散发着淡淡的香气。雾渐渐散去,菊香却仍缭绕在身边。那秋末的寒菊,“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凌寒独放的霸气与生命力,像极了陶渊明的气节。

  颂菊诗中,多引用陶渊明之意象,如“陶令当年偏爱处”“渊明酷爱篱笆色”……这些都体现着陶公的淡泊情怀。他写下“秋菊有佳色,裛露掇其英。泛此忘忧物,远我遗世情。一觞虽独尽,杯尽壶自倾。日入群动息,归鸟趋林鸣。啸傲东轩下,聊复得此生”。秋菊盛开之时,陶公饮尽杯中酒,表达了他对世事的感慨,尽显高洁志趣与情怀。

  此处借用朱大修的《咏菊》:“此物应从仙境来,青青苞蕊待时开。陶公笔下三千赋,罗院诗中第一裁。是处相期惊造化,无端犹可照尘埃。任由落叶西风烈,唯见寒英插满台。”寒英即菊花,象征着一代诗圣陶渊明凌霜傲骨之风采。

  在如今这个喧嚣浮躁的时代,我们追名逐利的脚步太急,倒忘了像菊那样“任由落叶西风烈”,守住心里的一方净土。秋意渐深,风里已有了菊的清冽,我忽然懂得,陶公从未走远——他就是那株菊,站在历史的秋天里,等我们走近,看他如何把清苦活成诗意,把坚守写成永恒。

  (文史语言系 王舜华)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友情链接:

    主办单位:常州市老年教育发展中心(常州老年大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学校地址:常州市钟楼区健身路9号 电话:0519-86809150,0519-86809170 传真:0519-86809170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