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老年大学欢迎您!
栏目列表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展示、交流>>学员风采>>文章内容
画布上的追光之旅
发布时间:2025-10-16    点击:    来源:原创

   10月10日,书画系部分学员相约上海浦东美术馆,共同观看浦美奥赛博物馆“缔造现代”特展。

  一场跨越百年的“缔造现代”大展恰似一条流动的时光长河,不仅是触摸油画从古典到现代蜕变的视觉盛宴,更像一次为书画系同学们“寻根解惑”的时代课堂,无声地传递着创作者的智慧。

  这场以“缔造现代”为名的展览,没有简单罗列艺术品,而是将19世纪至20世纪初的油画发展史,铺成了一条可触摸的“时光小径”。从新古典主义的严谨轮廓到印象派的光影跳跃,再到后印象派的情感爆发,每一幅作品都是一个坐标,让同学们对油画的理解,跳出了“好看”的浅层认知,触碰到了艺术演变的深层逻辑。

  最触动同学们的,是油画“从再现到表达”的转向脉络得以在展品中清晰呈现。莱昂·博纳《帕斯卡夫人》中,线条精准得如同手术刀,肌肤的光泽、衣料的褶皱都在遵循“真实”的准则,那时的油画更像一部精密的“视觉百科”,承担着记录与还原的功能。而克劳德·莫奈的《夏末的干草堆》却打破了这种“确定性”——同在光线下的干草呈现出粉紫、金橙、灰蓝的色调,笔触松散得像未干的颜料,却让“光影的变幻和色彩的互动”成为画面的主角。这一倾向为后印象派奠定了基础,塞尚、梵高、高更等后印象派画家不再是模仿自然,而是用色彩和形体,来表达内心的情感和观念,从而叩开了20世纪现代艺术的大门,这样的展现,让同学们明白了,印象派的革命不在于技法,而在于他们把油画从“描摹世界”的框架里解放出来,转向了“感受世界”的表达。

  直到返程时,同学们仍难抑激动的心情,热烈交流着这次观展受到的启发和感悟……参观奥赛展对同学们来讲不只是“看画”,更是给我们这些“老年学画的”打气:艺术从没有“太晚”的说法,就像莫奈晚年还在追着光画睡莲,我们也要手握画笔,做一个追光的人,就如同稚嫩的孩童学习说话一般,重新学习用画笔“表达”我们心中的那份本真,那份对美好生活的热爱。

  (书画系 金梅)

12.png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友情链接:

    主办单位:常州市老年教育发展中心(常州老年大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学校地址:常州市钟楼区健身路9号 电话:0519-86809150,0519-86809170 传真:0519-86809170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