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插班陈朦老师舞蹈高级班,从古典舞“渔光曲”到胶州秧歌“沂蒙颂”,从芭蕾形体“我爱你塞北的雪”到藏族舞“天路”。每一支舞对于我都是全新的视野。
今年继续跟随老师中国舞研修班学习,在“纪念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时代背景下,陈朦老师选择现代舞“长江之歌”作为2025秋季开篇。
每次授课新舞,老师都会提前写舞蹈学习指导,供大家了解学习目的、目标和音乐舞蹈分析。
老师教授的现代舞“长江之歌”,以舞蹈为笔,绘长江之魂。以中华民族母亲河“长江”为意象载体,通过舞蹈,展现长江从雪山起源至奔流入海的壮阔历程,隐喻中华民族绵延不绝的生命力、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与包容万象的文化气度。
国庆中秋双假长假前,班长钟慧津在班群里发了个长江的视频:长江者,天地之动脉,华夏之脊梁,随着画面讲述了长江是如何通过地理位置的变化,走过哪些美丽的地方,将雪域清波化作东海烟涛……埋下了我要重看长江的种子。
买了四号的票出发武汉,直接奔赴武汉长江大桥,人头攒动。中秋节,我又来到陈朦老师的家乡宜昌,游长江三峡,近距离感受长江之歌里长江之美。
忍不住班群分享了长江三峡美景,宣传委员蔡苏英老师说:遗憾能见度比较低,即兴舞一曲啊。班长钟慧津说:陈老师的舞蹈让我们了解长江热爱长江,舞蹈文化双丰收。陈朦老师说:长江水脉牵着你我。
住在宜昌夷陵长江大桥畔,清晨,看着如山水画般的长江,找了个人迹罕至处,身后斜驳岸下即是长江,虽然看似平静,实则暗流涌动。脚下是缝隙分明疙疙瘩瘩的防滑蜂窝砖,也许一个旋转就跌入滚滚长江水。时刻紧记着身后。战战兢兢跳了一段,感觉不虚此行了。
舞蹈“长江之歌”,旨在通过肢体律动见万里长江。舞蹈运用流动、汇聚、盘旋、奔涌、升华等动态,将水态转化为人体律动。陈朦老师用独特的艺术语言告诉我们:长江不只是地图上的线条,更是流淌在每个中华儿女血脉里的精神图腾。
柔韧如水,气韵如江。陈朦老师完美诠释了“刚柔并济”的哲学。手臂的每一次划动,既是雪山水滴的清澈,又是东海浪潮的磅礴。她的脊柱如同长江的脊梁,在柔美的曲线中蕴藏着奔流千里的力量。
在我看来,学习舞蹈的意义绝不是为了展现自我小美,而是通过舞蹈看到更宽广、更美的世界。跟随陈朦老师学习舞蹈,我仿佛一次次来到我们祖国广阔河山,作为中国人的自豪之情油然而生。
长江之歌是献给母亲河的赞歌,更是一次对民族精神的血脉寻根与时代礼赞。
(舞蹈系 赵雪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