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庆中秋,双节同庆,八天的长假给人们带来了无尽的欢乐。十月四日下午,常州市文化馆三楼多功能厅内人声鼎沸,热闹非凡。由常宝集团和常州市文化馆联合,将在这里举办“锡剧非遗,公益体验课”专场活动,并由江苏省锡剧非遗传承人居亦琴老师主讲。
原计划下午二点钟开始,然而一点钟前,大批的戏迷朋友就蜂拥而来,因为他们听说,早来可以先唱,这么好的机会可要把握住,大家兴致勃勃,井然有序地上台演唱,把自己学到的锡剧在亲爱的老师和朋友们面前展示,一曲又一曲婉转清丽的经典唱段,荡漾在每个人的心田,阵阵掌声响彻整个大厅……
二点整,居老师的演讲开始了,在她声情并茂丶图文结合的演讲中,我们了解了很多有关锡剧的知识。锡剧已有两百多年的历史,常州是锡剧最主要的发源地之一,最初称之为滩簧,一代又一代的滩簧前辈们走街串巷,锲而不舍地演唱及不断创新,常州城内逐渐形成了好几个锡剧帮。他们逐渐走出常州市,把滩簧和折子戏带入了上海等繁华城市,逐步扩大其影响力,1921年改名为常州文戏和无锡文戏,在1953年正式命名为锡剧。当时江苏省有三大国营锡剧团,常州锡剧团,无锡锡剧团,省锡剧团,真正奠定了锡剧在江苏地方戏曲中的顶流地位,2008年锡剧被定为江苏省非遗文化。
在锡剧发展的历史中,大批著名的锡剧大师应运而生,梅兰珍,王彬彬,吴雅童,杨企雯,沈素珍,沈佩华,王兰英,姚澄等老一代艺术家们,他们创作的经典剧目如《双珠凤》,《红花曲》,《珍珠塔》,《红楼镜》等被拍成电影,他们优美的唱腔响彻中华大地,长盛不衰。杨企雯大师是锡剧女腔的奠基人,吴雅童大师真假嗓完美结合,吴雅童大师的演出艺术至今无人能超越。1958年,常州锡剧团的《双珠凤》和《红楼镜》在北京长安大剧院演出,党和国家领导人朱德,康克清,周恩来,邓颖超亲临现场观看,观看结束后亲切接见了演员们,并对演出给予高度的评价。2010年上海南京大戏院“长三角滩簧汇演”中,我们从珍贵的屏幕资料中看到了88岁高令仍神采奕奕的沈佩华大师,84岁坐着轮椅上场的梅兰珍大师,94岁高令神清气爽的吴雅童大师,他们与主持人和观众的讲话令我们叹为观止,特别是吴雅童自创的山歌小调,没有伴奏声音高亢,吐字清晰,三分多钟的时间,吴老是情真意切,唱功了得,我们都被深深地折服了,这可是94岁的老人啊!这是刻在老艺术家灵魂里的戏韵!
在这些老艺术家们的言传身教下,大批的后起之秀应运而生,居老师就是其中杰出的代表人物之一。她在六十多年的舞台生涯中,不断汲取前辈们的艺术精华,她是梅兰珍大师最珍爱的徒弟,她集百家之长,结合自身的演唱特点,演活了无数个剧中人物,由她主演的《攀弓带》连续演出一千多场,场场爆满,好评如潮。她担任了团长职务,由她带领的常州市锡剧团进入了全盛时期。人称她是“太湖一枝梅”。作为江苏省锡剧非遗传承人,她:当之无愧!众望所归!
如今,她73岁了,仍在传播锡剧的道路上一路奔忙,她不但在几所老年大学兼职锡剧课教学,还负责常州老年大学锡剧队训练演出任务,多年来她带领锡剧队的队员排练了很多高质量的节目,代表常大参加全国各级各类的比赛,捧回了一个又一个奖项,可以说,哪里有公益文化活动,哪里就有居老师和她的队员们。培养了一批又一批的锡剧业余爱好者,让锡剧之花传遍常州的每个角落……。
公益课主讲活动结束了,戏迷朋友们在此度过了一个温馨又难忘的下午。感谢居老师的倾情演讲,感谢常宝集团和常州市文化馆的无私相助,感谢戏迷朋友们的大力支持,有你们真好!
(声乐戏曲系 锡剧唱念22409班 施娟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