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老年大学欢迎您!
栏目列表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展示、交流>>教师风采>>文章内容
青春之歌
发布时间:2025-10-09    点击:    来源:原创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她立在那儿,便是一首青春的诗。一米七几的个子,便如一竿新竹,疏朗而挺拔。却被她那微微含笑的背脊,与总是略略前倾的、倾听似的姿态,化解成了一株垂柳的温存。那修长的影子落在教室光洁的地板上,静静的,仿佛不是光的作用,而是岁月自身为她描下的一笔清影。她是从香港那繁华的、充斥着海风与商业气息的都市里来的,带着香港中文大学研究生满腹的珠玑文字,却没有走进那想象中的象牙塔或是出版社,属于那些深奥的学术期刊的,而是将这一卷青春,毫无保留地,献给了一片银发的海洋。

  这便是我初见常州老年大学文史语言系主任王文倩时的印象了。那时节,常州老年大学的走廊里,正浮动着一种迟暮的安详,而她的到来,像一阵清朗的风,吹动了这潭静水,漾开了一圈又一圈活的涟漪。连带着她周遭的空气,都似乎变得澄澈而温润了。这哪里是我先前想象中那种暮气沉沉的所在呢?这里的空气,分明是流动的,活跃的,仿佛能听见一种无声的、蓬勃的呼吸。

  她作为香港中文大学的高才生,谈起古典文献来,竟是那般地引经据典,口若悬河,眉目间流着一种书卷气的光华。一个将“青春”与“银龄”这两个看似悖反的词语,奇妙地融汇入一身的名字的人。

  在一个午后,据一位朋友说,终于得到机会,与她静静地喝了一盏茶。说起这几年的甘苦,她只是浅浅地笑着。那笑意在她清澈的眸子里漾开,如微风吹过的湖面。

  “苦处么,自然是有的。”她捧着那白瓷的杯子,指尖轻轻地摩挲着杯壁,仿佛在触摸一段流逝的时光。“您想,老人们的世界观、习惯,都已如老树盘根,固得很了。你要引他们接触一样新玩意儿,譬如那智能手机,英语音标,起初他们总是摆手的,眼神里满是怀疑与疏离。像细针扎在心上,密密地疼。你得有无穷的耐心,一遍,二遍,十遍……像教婴孩学步一般。”

  她顿了顿,目光望向窗外那几株正开得绚烂的月季,声音愈发柔和了:“可是,乐趣也正在这里了。当你看到那位起初连什么叫制作的视频,什么叫写文章,什么叫英语音标都不知道是什么。现在终于能制作精彩的短视频,能与远道而来的外国友人交流心得,能用智能手机写出一篇又一篇文采斐然的文章。当你听到那些原本只哼唱地方小调的阿姨们,如今也能用并不纯正的发音,排演一出莎士比亚的戏剧片段时——那一刻他们眼中的光,是足以照亮你所有疲惫的。那是一种创造的喜悦,一种生命被重新点燃的欢愉。这乐趣,千金不换。”

  我静静地听着,心里忽然想起古人说的两句话,一句是“知其不可而为之”,带着悲壮的苦味,另一句是“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带着坦荡的乐。她这“知苦”与“知乐”,怕正是这两重境界的写照了。责任的重量,她清清楚楚地扛在肩上,而责任结出的果实,她也明明白白地甜在心里。这苦与乐的滋味,她竟是品得这般透彻。

  这精神,使我想起了唐人王昌龄那豪气干云的诗句。那本是写边塞将士的,“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此刻,放在她的身上,竟也觉得无比贴切。这老年大学,何尝不是她的一片疆场?那“黄沙”,是岁月积下的尘埃,是观念筑起的壁垒,那“百战”,是她日复一日的谆谆教导,是她为着一个课程、一次活动而熬过的无数深夜。她那身“金甲”,便是她那看似单薄,却蕴藏着无穷热忱与毅力的身躯。而那座要攻破的“楼兰”,并非什么外在的功名,而是老人们内心的沉寂,是文化与时代可能出现的断层。

  夕阳的余晖,渐渐染红了半壁天空。我们走出屋子,在校园里漫步。不远处,传来一阵悠扬的琴声,夹杂着老人们爽朗的笑语。她停下脚步,静静地听着,侧影在夕光里勾勒出一道修长而坚定的轮廓。

  我忽然觉得,青春哪里仅仅是年华呢?它更是一种心境。王文倩主任的歌,并非独唱。她是以自己的青春为火种,点燃了无数黄昏的云彩,让那些已然步入生命秋季的长者们,也一同发出了属于自己的、嘹亮的回响。这是一曲由银龄作和声的、更加浑厚而辽阔的青春之歌。这歌声,穿林渡水,萦绕在这方小小的天地里,也必将萦绕在许多人的梦中,久久不散。

  (文史语言系 易明丽)

1.jpg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友情链接:

    主办单位:常州市老年教育发展中心(常州老年大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学校地址:常州市钟楼区健身路9号 电话:0519-86809150,0519-86809170 传真:0519-86809170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