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老年大学欢迎您!
栏目列表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展示、交流>>学员习作>>文章内容
俞氏棕编“民间一绝”蜕变非遗
发布时间:2025-09-22    点击:    来源:原创

  小时候,在农村的集市中,常看到有民间手艺人,制作出售各种动物小工艺品,吸引顽童围观,或盯着大人购买。多少年不见了,今年夏天常州怡康花园社区夜集市上看到了。

  喜出望外,好似又回归童年,故乡丹阳麦溪镇三月三的集场,有次跟父亲去赶集,我看到好玩的小竹节龙,停步转过来转过去,围着看,当父亲回头,发现我不走,叫快走。还是不动,怎么不走?喔,想买这小玩意,拿回去玩不到—二天,还是省着点,买有用的东西吧。买不成,只能走走回头看看,心里还是想着小玩意。

  8月22日,在常州怡康花园社区夜集市,看到非遗俞氏棕编,激起我的童趣,站在摊位前,看他巧妙的手法编织着—个个动物,边观赏,边欣赏,边交谈。得知,他叫俞家祥,武进区湖塘桥的,非遗俞氏棕编代表性传承人,他的祖父是民间艺人、编织高手,曾用柳条、棕叶编织农业用品及青蛙、蚂蚱等小动物出售。俞家祥在祖父手艺的耳濡目染下,12岁起向祖父学习编织的基础技法,他在实践中,创新技法,针对不同造型开发专属技法:如龙、虎用打扣法,马用扎法,结合观察积累使技法多样性,编织的动植物造型惟妙惟肖。巧手编粽叶,一叶载匠心,传承非遗,研学活动。

  (文史语言系 张锁龙)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友情链接:

    主办单位:常州市老年教育发展中心(常州老年大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学校地址:常州市钟楼区健身路9号 电话:0519-86809150,0519-86809170 传真:0519-86809170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