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老年大学欢迎您!
栏目列表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展示、交流>>教师风采>>文章内容
最美的颂歌
发布时间:2025-09-10    点击:    来源:原创

   恩师相伴,如沐春风,因为有您,心存感激!

  感谢天下所有的老师,祝您教师节快乐!

  常州老年大学文史系“资治通鉴”课的教室里,总站着一位年过半百的女先生。她身着素色长衫,发髻松松挽起,眉眼间沉淀着岁月的温润与学识的厚重。这便是董静老师了。

  五十多岁的她,站在讲台上,竟比年轻时更添几分风韵。那不是脂粉堆砌出来的,而是从骨子里透出来的中国的古典美——不张扬,却自有山河,不夺目,却自有光华。

  她的“资治通鉴”课,向来是座无虚席的。老人们早早地来到教室,坐在座位上,有很多人还自带保温杯,俨然一副重回学堂的模样。董老师讲课,从不照本宣科。她往讲台前一站,便仿佛打通了古今的隧道,将几千年前的历史一幕幕拉到听众眼前。

  董老师讲课,确有口若悬河之妙,却又不让人觉得浮夸。她的博学,不是炫耀式的展示,而是如春雨般无声地浸润到每个听课人的心里。

  这些银发学生,经历了一生的风雨,此刻坐在课堂里,眼神却纯净得像孩童。董老师深知他(她)们的心理,总是把复杂的历史事件化解为人生哲理,比如讲楚汉之争,她不单讲刘邦项羽的胜负,更讲人在逆境中如何自处。

  课间休息时,总有三五学生围住董老师问个不停。她从不推拒,总是耐心解答。从这些学友们的脸上,我看到了对知识最纯粹的渴望。而董老师站在讲台上的背影,也愈发显得庄重而美丽。她不仅是在传授历史知识,更是在完成一种文明的传递——让历经沧桑的人们,在历史的镜子里照见自己,也照见永恒。

  下课了,学友们陆陆续续离去,每个人脸上都带着满足的光彩。董老师慢慢整理讲稿,嘴角含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微笑。夕阳透过窗户洒在她身上,镀上一层金边。那一刻忽然明白:最美不过如此——一个人找到了自己的位置,并将它变成了光。

  (文史语言系 易明丽)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友情链接:

    主办单位:常州市老年教育发展中心(常州老年大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学校地址:常州市钟楼区健身路9号 电话:0519-86809150,0519-86809170 传真:0519-86809170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