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老年大学欢迎您!
栏目列表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展示、交流>>学员习作>>文章内容
老家在港桥
发布时间:2025-09-01    点击:    来源:原创

   江南水乡多桥,小桥流水,杨柳倒映,很有诗情画意。而且许多地方都以桥为标志,尤以东南乡为多,湖塘桥、杨桥、漕桥、寨桥、雪堰桥……而我的老家即在港桥。港桥位于常州市武进区南夏墅镇。

  可能,对于有些人,古桥、老街,是逝去的光阴,是荒芜了的过往,他日远离,便不再觅寻,于我而言,这些年来,它的一砖一瓦、一草一木都悄悄挤满了记忆的角落,从未褪色。

  老家是地道的江南水乡。这里的花草树木、风土人情,都牵着我深深的眷恋,盛着我年少时数不清的难忘片段。而在所有记忆里,刻得最深的,便是那座古桥,那条老街。

  老家的桥,始建于明代。它是一座东西走向的单孔石拱桥。桥不大,但桥体玲珑别致,花纹雕刻古朴,刻画着岁月的痕迹,保存着与众不同的桥梁文化元素。村民们称它为港桥(也称大港桥)。

  港桥还藏着一条街,叫港桥街。“青砖小瓦石板路,排门挂落花格窗”是对港桥街最好的写照。踏进这条街,一眼望去,长不足500米,宽不足10米,街的东西两头都建有巷门。这里的房屋大多是青砖灰瓦,路中间铺着一条青石板,路面也斑驳得很,远观近瞧像搓板,凹凸的路面藏着数不清的脚印。这便是港桥街最珍贵的“财产”。

  踩着古朴厚重的青石板,触着苍桑斑驳的老街,嗅着无名野花的幽香,心情豁然开朗。老街两旁的门板是用长条木板一块块拼起来的老式样, 木门上漆层干裂,竖纹已深入木髓;门梁之上虽被风雨洗去光鲜,却依然精美。别看门板是旧的,那扇门后面,往往藏着虽不大但很精致的小院。

  晨曦初绽,街上便已摆满了各式各样、令人目不暇接的农副产品。挎着菜篮子的大嫂们,将自己精心种植、辛勤收获的瓜果蔬菜,满满当当地陈列在这条古老的街道上。街上的店面里,那些铁匠铺、日杂店、理发匠、米铺、豆腐坊等也是人头攒动;更有那一帮稚嫩的孩子,扯着爹妈的衣角、流着馋涎,把卖糖粥的摊点围了个水泄不通;那些豆蔻女孩,手里拿着刚买的红发夹、兰花布,相互攀比着、嘻闹着,欢声笑语染晕了老街和老桥的青石板……

  古桥下,永安河水日夜川流不息,虔诚地保护着这一方百姓的岁岁平安。

  如今,港桥的年华被岁月悄悄磨去了棱角,但我心里翻涌的千言万语,也道不尽对老家的思念,所有的情愫,都化作泪,随着古桥下永安河的水潺潺流淌。

  老家的古桥和老街,还有我的至爱的亲人,我好想你们!

  (文史语言系 潘小琴)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友情链接:

    主办单位:常州市老年教育发展中心(常州老年大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学校地址:常州市钟楼区健身路9号 电话:0519-86809150,0519-86809170 传真:0519-86809170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