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老年大学欢迎您!
栏目列表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展示、交流>>学员风采>>文章内容
我喝上一口纯正的“奶”
发布时间:2025-09-01    点击:    来源:原创

   这个夏天,暑气蒸腾,我却在常州老年大学的线上写意扇面课里,尝到了艺术最本真的滋味——像喝到一口纯正的“国画奶”,温润又扎实。作为对画画一窍不通的纯新手,能在这个夏天摸到国画的门,全靠老师们捧着真心来教。

  梁老师就像那位守着“纯正奶源”的引路人。天再热,他也坚持在镜头前手把手教我们:画蔬果扇面时,教我们用笔墨表现白菜的舒展、红柿的饱满;画游鱼图,讲解鱼儿灵动姿态与水草、辣椒搭配的生活意趣;画梅花水仙,又把花卉的风骨融入每一笔勾勒;画荔枝小鸡,便细讲色彩层次与生机意趣。他肚里“墨水”足得很,讲画从不只说技法,总把诗和画拧在一起,画什么景致该题哪首诗,题款的位置怎么安排才合意境,连诗句背后藏着的故事和心意,都讲得透透彻彻。听他一说才明白,原来扇面里画是景,诗是魂,题款的方寸之间全是讲究,这哪是学画画,分明是跟着他看笔墨里藏着的千年文化。

  更难得的是这份隔着屏幕的耐心。我们这些老年学员,常常半夜或清晨画完扇面,随手就发到群里,梁老师不管多晚看到,总会逐一点评:哪笔墨色重了,哪处构图偏了,甚至题款的字迹歪了几分,都细细指出,还附上修改建议。这份随时在线的指点,让我这个新手心里特别踏实。

  姚老师和陆老师,就是梁老师最得力的“帮手”。梁老师用毛笔题款、讲解时,字迹和细节常让我们这些眼神不太好的老人犯迷糊,她俩就像贴心的“注解员”,课堂上把老师讲的要点、画面里的细节,尤其是诗画结合的讲究,一一整理成清晰的文字和图片,课后发在群里。我翻着这些“手册”,刚才没吃透的皴法、没记住的诗句,一下子就明白了,课后再琢磨,笔下的线条也多了几分底气。

  还有王留云总班长,每节课都用美篇把教学内容细细记录下来,那些蔬果、花鸟、人物扇面,连同老师示范的步骤、色彩运用的要点,都被清晰整理好转发到群里,成了我课后反复翻看的参考。靠着这些,我这个小白才能一点点把模糊的地方捋顺,慢慢找到下笔的感觉。

  十二节课下来,我握着自己画的那把扇面,上面有歪歪扭扭的花草,旁边题着刚学会的诗句。笔法虽生涩,可看着墨色在扇面上慢慢晕开的样子,心里头是满的——这大概就是喝到“纯奶”的滋味吧。原来艺术这口“奶”,最纯正的味道不在技法里,而在老师手把手的教导里,在那些藏在笔墨背后的文化里,在自己一点点靠近美、感受美的过程里。

  真的特别感谢梁老师、姚老师、陆老师和王总班长的辛勤付出。这个夏天,是你们把这杯“纯正的奶”递到我手里,让我这个从没碰过画笔的人,不光喜欢上了拿起笔的感觉,更迷上了这诗画相融的韵味。家里有小宝宝要照看,往后的日子或许不能时时提笔,但只要得空,我定会铺开扇面,再品品这笔墨里的意趣。这份夏天里结下的书画缘,我会好好记在心里。

  (书画系 乔亚宁)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友情链接:

    主办单位:常州市老年教育发展中心(常州老年大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学校地址:常州市钟楼区健身路9号 电话:0519-86809150,0519-86809170 传真:0519-86809170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