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0日,夏至的前一天,俗称“离日”,梅雨暂歇。我们花鸟画高级20109班的同学中午早早地到教室,穿上心仪已久的学士服,拍摄结业照片。我们要毕业啦!
记得乙亥初秋开学时,四十几个同学济济一堂,教室里坐的满满当当。我当时不知花鸟画为何物!进来后发现,有的同学已经画得相当不错了!当时也没正式退休,上课时间也不能保证。尽管同学们水平层次不齐,我还记得老师第一节课是从认识毛笔开始,狼毫、羊毫、兼毫,不同的笔有不同的用法……老师耐心细致地讲解把我们领进了笔墨世界。而第一次练笔,也是从练习“点”开始,要求我们一笔至少要三画,要有墨色变化。初学“点”“线”觉得非常难。慢慢地,我们也能从一画到几画,线条也能从歪歪扭扭粗细不等到能直一点了,然后慢慢进入到一叶、一花、一鸟的天地。这时我才明白花鸟画为何物了。
庚子年猝不及防的疫情就把我们困在家里了,刚退休无所事事又不能出去,而老年大学的课程也转为线上。当时正好学习画梅花,视频可以反复观看,画着画着居然有了一点点的进步,而且通过画梅花,还了解到了那么多梅花的诗词作品,落款、印章也无不体现出深厚的传统文化。觉得学画也是了解古代文化的一个视角,一个窗口,更是打发时间的不错选择,就坚持下去吧!疫情持续,网课也越来越完善,从刚开始的视频片段上传到后来有同学协助老师拍摄做成小年糕视频播放,再到后来的直播。学习的热情没有因为疫情而放弃,反而兴趣渐浓。我们的控笔控水能力也相应提高。记得庚子年壬寅年暑假线上班都很火爆,群里热热闹闹,热情高涨!
2023年春,老师提议去安徽查济古村写生,一呼百应,癸卯四月,我们的中期学习成果画展也如期在学校常青藤艺术馆举行。现在回看作品是稚嫩无比,但当时我们都觉得是自己较满意的作品了,又经老师点拨修改润色,美极了!我们也开始跟着老师画很多的扇面、小品,敢把自己画的扇子赠送友人了!
甲辰之年,习作虽多,但自己满意的较少。或许当我们渐渐明白石分三面、树分四歧,计白当黑的真正含义时,当我们刻意去追求骨法用笔、经营位置时,困境、瓶颈是必然!茫然倦意也时隐时现,抑或其它!现在,学习即将告一段落。但告别不是结束!正如“离日”,它只是一种转换!当散步遇到花草我不再局限于形色扫描,我会观察它的一叶一茎,当树干不再是枝条而是优美的线条,当鸟儿飞过我会关注它的各种特征……原来,它早已是一场相逢的开始!
(书画系 潘杏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