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6月18日周三上午十点,初夏的阳光透过舞蹈教室的落地窗,在锃亮的木质地板上切割出金色的光斑。当我踩着光斑走进教室时,后墙那幅鲜红的横幅"舞蹈系教学成果汇演"正对着我,红绸在穿堂风里漾起微澜,像突然点亮的舞台幕布。我的心在胸腔里敲起小鼓——原以为只是寻常的上课,竟悄然拉开了汇报演出的序幕。
"老师来了,上课!"随着班长的口令,吴佳琳老师旋进教室。她今日一袭夺目的红舞衣,随步伐划出流畅的弧线,未开嗓便已让空气里漫开艺术的张力。课程以分组拍摄芭蕾舞《梁祝》开场,同学们按组站定,当《化蝶》的旋律漫过琴键,五六双手臂同时舒展成蝶翼,足尖在地板上碾出细碎的银环。旋转时扬起的风拂动窗纱,将阳光揉碎成跳动的金箔,映着每个人额角晶亮的汗珠——那是整学期踮脚、压腿、控腰的印记,此刻都凝在绷直的足尖与舒展的脊背里。
自由展示环节如同打开了色彩斑斓的宝盒:蒙古族舞者甩动的腰带卷起草原的风,恰恰舞者的脚步在地板上敲出明快的鼓点,傣族姑娘的手腕如柳枝般柔韧翻转。等等,真滴亮瞎了我的眼,每当一支舞毕,同学们便响起潮水般的掌声,我的手机热热的在逆光中记录着这些在方寸教室中绽放的舞姿。
压轴是吴老师的独舞《微山湖》。当声乐如流水漫开,她忽而俯身如拂水新荷,忽而踮足似惊鸿照影,手握漂扇飞旋成满月,每一个翘望的姿态都凝着江南水韵。我们屏气望着她足尖在地板上点出涟漪,仿佛看见微山湖的晨雾正随舞姿氤氲开来。不知何时起,所有手机都对准了中央的身影,镜头里的红裙与舞扇在光影中交织,定格成这个夏日最动人的剪影。
当最后一个音符消散在空气中,爆发出的欢呼声让教室的玻璃窗都微微震动。阳光已爬过窗台,在地板上投下更长的光斑,而那些旋转跳跃的身影、琴弦上流淌的旋律,都已在这个被红绸点亮的上午,谱成了舞室里最珍贵的最后乐章。
(舞蹈系 刘琴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