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期末的声乐学习汇报演出,我选唱了《映山红》这首歌曲。选唱这首歌,不仅仅它是2009年入选中宣部的100首爱国歌曲之一,更因为它是红歌中的经典。这次我选唱《映山红》,有三个很重要的缘由:一是《映山红》歌曲是我人生在至暗时刻偶遇的一缕“亮光”;二是选唱《映山红》歌曲是由于一场不期而遇的邂逅;三是选唱《映山红》歌曲既是我的情感释放,也是表达对老师辛勤教学的感恩及回馈。一是《映山红》歌曲是我在人生至暗时刻偶遇的一缕“亮光”;我是个入党五十多年的老党员。翻开尘封的记忆,在1976年的“极左思潮”中,作为年轻党员和团支书的我被列入“某某遗言”的审查名单中。在有哨兵看守的值班室里,军代表神情严肃地要我交代“新版本”的“某某遗言”的罪行。我被吓得冷汗直冒、瑟瑟发抖。出于“求生”的本能和坚守不连累他人的原则,我艰辛地进行了“自救”。被审查的两个多小时,是我年轻生命的至暗时刻,当晚我就生病发烧,身心俱疲。天亮时分,邻家的收录机隐约传来《映山红》的歌声:“夜半三更哟盼天明,寒冬腊月哟盼春风……”听着深沉舒缓的歌声,我深谙其中的寓意,也仿佛见到了一缕久违的亮光,病痛也似乎好多了。我急切盼望着:光明能冲破黑暗的藩篱,春风能挣脱寒冬的束缚。之后我每每哼唱《映山红》,就不断有新的感悟:在前行的道路上,所有的过往都是人生的经历;所有的不快要逐渐释怀;唯此才能行高致远。二是选唱《映山红》歌曲是由于一场不期而遇的邂逅;今年年初,我与原单位的几位同事游览江西三清山和婺源等地的风景。当时正是春寒料峭之际,在绿树掩映的山岗上,到处都有一簇簇鲜艳的红花。导游介绍,这就是我们江西著名的映山红,当年红军就在这里浴血奋战……。听着导游的介绍,我的思绪仿佛穿越到红军的战争年代,我与同行的一群人不约而同地轻轻哼起了《映山红》歌曲,艰辛地向山顶攀登。在高山峻岭中,在旖旎的风光里,映山红的芬芳,沁人心脾,令人陶醉;映山红的花海,宛如一幅浓墨重彩的画卷。我很庆幸与《映山红》有了一场不期而遇的邂逅。三是选唱《映山红》歌曲既是一场感情释放,也是表达对老师辛勤教育的感恩与回馈;我对《映山红》这首歌曲虽然很熟悉,但是有的音唱不准,为此我做了许多文案。《映山红》歌曲旋律绵延悠长,融入了江西民歌的特色韵味。我将课任老师(包括网课老师)教授的演唱方法运用其中,对歌曲中的许多音符的表达加深了理解。例《映山红》歌曲中,有许多前倚音,它的装饰强化了民间的风味,因此演唱表现要自然流畅。歌曲中夜半三更的“夜”字,映山红中的“映”字都是闭口音,要张着嘴唱。盼春风中的“春风”两个字,气息要托住,红军来的“来”字是整首歌的高潮,注意不能唱裂了。最后两段映山红的“红”字,上面音符分别标有两个“PP”和三个“PPP”,要注意唱时表现为很弱和极弱。通过学习,我对《映山红》这首歌有了较为深刻的理解,演唱中对“深情”、“流畅”的把握度要比以前好了许多。演唱的效果可能情非得巳,但这既是我的情感释放,也是表达对老师辛勤教学的感恩与回馈。
(声乐戏曲系 24403班 王林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