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黄的灯光在绛红色幕布上流淌。空气中流淌着欢乐的气息。当《南湖红船》的旋律如晨雾漫过观众席时,拉开了第三届民乐演奏会的序幕。
《鸿雁》的苍凉音色在礼堂盘旋攀升,吹奏者指节分明的手掌托着竹笛,笛膜在气息中微微震颤,恍若振翅欲飞的白羽。在过往的岁月这些竹笛学员如何枯燥的练习吐息,直到暮色染红天际线。此刻他们的笛声里不仅有草原的辽阔,更凝结着上百个清晨的露水与星光。
二胡声部登场时,十几把琴弓整齐划一地推起,深棕琴筒上泛着岁月沉淀的温润光泽。《军港之夜》的旋律如潮水漫过礼堂,演员们沉浸在那美丽的军港夜晚,当"海浪把战舰轻轻地摇"的乐句响起,此刻的老年大学就如同波光潋滟的幸福海洋,让大家沉浸其中。
琵琶与小提琴的邂逅将演出推向高潮。琵琶与小提琴手交错而立,中式乐器的珍珠母相轸与西洋乐器的乌木腮托相映成趣。钢弦在历经岁月沉淀的指尖下流淌出江南烟雨;当西洋乐器的华丽音色与吴侬软语的婉转水乳交融。当《忆江南》的泛音在穹顶相遇,舞台上仿佛突然浮现动态水墨投影,青砖黛瓦沿着乐符的轨迹次第显现,将着首古典诗词化作流动的画卷。
令人动容的古琴《关雎》。几位身着古装的学员指尖同时勾起宫弦,时而化作《诗经》中的参差荇菜,时而变作琴谱上的减字谱符。当"窈窕淑女"的泛音如露珠滚落荷叶,在场的人也都轻声背诵起课堂所学的诗句,在当下的时空体会远古的场景。
南湖的晚风穿堂而过,将舞台上的丝竹声送往繁星点点的夜空。这不仅仅是一场民乐演出,更是一座城市对长者的温情致敬,是一曲由无数双手共同谱写的生命赞歌。当银发学子们在掌声中深深鞠躬,他们感谢常州老年大学——那里有永不褪色的热爱,有跨越代际的守护!
(器乐系 李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