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老年大学欢迎您!
栏目列表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展示、交流>>学员风采>>文章内容
味觉丹青——常州椿庭东坡雅集纪实
发布时间:2025-04-25    点击:    来源:原创

   四月的常州,烟雨朦胧中自有一番诗意。 2024年4月21日下午两点,《味觉丹青,东坡雅韵分享会》在雨丝缠绵中拉开帷幕。"东坡迷"执伞赴约,衣袂沾着江南湿意,却掩不住眼中炽热——这是一场艺术与风骨的千年对话,更是一场艺术家对生命诗意的深情告白。

  展厅内,十二幅钢笔淡彩组画宛如长卷一一成列。常州市老年大学书画系学联会主席高静女士讲述着退休后重执画笔的涅槃:"当我铺开画纸,笔墨与色彩随着想象蔓延,忽然明白画东坡美食,原不是在画食物本身,而是在勾勒一种生命态度。那些在历史烟云中依然冒着热气的菜肴,每一道又像是苏东坡将苦难转化为滋味的见证。"画面中,细腻的钢笔线条勾勒出一幅幅东坡美食的烟火气,淡雅的水彩晕染间,朱红的东坡肉肥腴透亮,赭石与留白相结合展现糖汁裹着油光的质感,肥瘦相间的肉纹与山水画中的"披麻皴"异曲同工。东坡鱼覆着浓赤酱汁,鳞隙间透出一点银白高光色,青葱红椒与姜丝斜倚,为整个画面做点缀。东坡豆腐在汝窑盘中显得素净金黄,棱角分明,静默如一句禅意。唯美的画作配上高静女士的现场深情演讲,仿佛一秒带我穿越回千年,完成了一场跨越时空的体验。

  苏轼的智慧在于以豁达化人生风雨。他总能在贬谪路上发现"橙黄橘绿"之美,在无常中守住"人间有味是清欢"的从容。其伟大不在超然物外,而在将苦难熬成诗意。正如高静女士所说:“那些在纸上冒着热气的美食,最终都指向同一种精神境界——不是逃避现实的享乐主义,而是通过味觉审美实现对生命局限的超越。”我想,苏东坡的美食,从来不是养尊处优者的精致消遣,而是一个不断被命运捶打的人,依然固执地要在唇齿间寻找一点慰藉。他并非不知痛苦为何物,只是选择不被痛苦所吞噬。他用舌尖上的那一点甜,对抗着生命里的百般苦。

  墨香忽浓处,常州市老年大学书画系主任梁逢源振袖提笔。宣纸前,他执羊毫如执长枪,侧锋横扫出东坡广额,枯笔飞白恰似"大江东去"的笔意。画至《坡仙酹酒》的衣纹时,皴擦顿挫间暗含隶书波磔之势,远山与飞鸟却用淡墨一笔贯之,虚实相生处尽显"一蓑烟雨任平生"的旷达。墨色在纤维间自然晕散,恰如东坡文化在龙城大地的浸润,仿佛东坡正穿越千年与在场者共饮。

  最后环节是品味东坡美食,琥珀色的东坡肉颤巍巍泛着油光,肥而不腻,清甜可口。东坡豆腐,覆着浓赤酱汁,冲击着味蕾。莼菜羹里浮沉着碧玉般的嫩芽。高静组画《东坡羹》里的淡彩笔触,竟与羹汤的热气虚实相映…

  离场时春雨初歇,檐角坠落的雨珠在地砖上敲出平平仄仄的韵脚。那些被岁月染霜的鬓角此刻泛着艺术的光泽。或许这正是东坡留给常州的礼物:在钢笔与淡彩的交织中,在皴擦与泼墨的对话里,千年文脉化作银发学子笔下的玉糁羹、雪浪茶,在每一个"老有所为"的生命中生生不息。

  (书画系 唐茜)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友情链接:

    主办单位:常州市老年教育发展中心(常州老年大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学校地址:常州市钟楼区健身路9号 电话:0519-86809150,0519-86809170 传真:0519-86809170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