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间最美四月天,鸟语花香柳如烟。在四月十三日上午常州老年大学文史语言系常州地方史游学团由张浩典老师带队,游览观赏了常青里街区。
常青里旅游街区的前身为丁堰街道核心工业区,2020年,常州启动"大运河文化带”建设项目,依托大运河沿线工业遗存,将原纱厂、机械厂旧址纳入保护性开发,2023年,常青里街区正式开街,以"工业记忆+文旅消费"为定位,保留红砖厂房,铁轨等历史元素,引入非遗工坊,主题餐饮、文创市架等业态,形成"运河工业风情"主题文旅综合体。
常青里,"里"的来历,原自《周礼》"五家为邻,五邻为里"的古代行政区划制度,也符合当今街区规划,这种命名既延续江南传统习惯,又与常州老城厢如青果巷"久安里"等历史街区文化遙相呼应,这又使我们学到了新的知识。
"体里"文化街是一个网红打卡点据介绍:自开放以来,吸引了众多游客份至沓来,特别是"亲子家庭"尤为喜欢,那一处处常州打卡墙,“常青里站”、“喇叫花瀑布”,“指兴猫”,“猫尾巴”等等景色使孩子们的玩得不亦乐乎。
由于我们是上午到的游客还不算多,据营业店人员讲,到中午时分开始,来的玩的人群络绎不绝,非常热闹,这次到"常青里"游览,对我个人来说也是一种锻炼,就说乘地铁吧,自常州开通地铁后,在这次算在内,我也只乘过三次,记得地铁刚开通后,我好长时间没有机会前去乘过,还是张老师听我说后,特地陪同我从文化宫站一号线到鸣凰站下来,周围看了看后乘原线返回,第二次是到新龙生态园游览,也是跟随张老师等人一同乘的,这次是我自己一个人试着乘,我从家里乘10路车到瞿秋白红念馆站下,根据介绍一直往前走,到交通银行门口的地铁站口,乘坐电梯下到站台,询问工作人员,按照他们的指示,按照顺序操作,跨上了呼啸而来的二号线地铁顺利地到达了潞城站,来到路面,已经到了原先指定的集合地点,我感叹地铁的速度,感叹现代出行交通的方便,感叹国家对我们老年人的关怀!感叹社会生义制度的优越性。游览结束在回来的路上,我与同座的同学们说,我们遇上了好时代,现在政府投入这么多资金,打造文化旅游景观,对我们这些上了年纪的未说真是感受到了什么是幸福生活的滋味。
(文史语言系 王汉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