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第一课,国学班邂逅了一场别具一格、妙趣横生的知识盛宴。魏导以独树一帜的教学方式,引领我们深入解读诗经《豳风·伐柯》。他那风趣幽默的讲解风格,仿佛为古老的诗篇注入了灵动的生命,瞬间牢牢吸引了所有人的目光。
“伐柯如何?匪斧不克。取妻如何?匪媒不得。伐柯伐柯,其则不远。我觏之子,笾豆有践。”当他吟诵这首诗时,抑扬顿挫的语调仿佛有一种无形的魔力,将诗句的韵味展现得淋漓尽致。
“伐柯,乃《诗经》中的一曲,讲述了一段朴素而真挚的爱情故事。柯,即斧柄,象征着男子对女子的执着追求。
觏(gòu):意为见,揭示了男子对女子一见钟情的心动瞬间。
笾(biān)豆:是古人宴会或祭祀时所用的餐具。
有践:即陈列整齐的样子,描绘出古代宴会的盛大景象。”
“这首诗以斧柄为喻,生动展现了男子对女子的真挚情感和坚定追求。”
在讲解古代婚姻习俗时,魏导宛如一位穿越时空的使者,巧妙地融入了《豳风·伐柯》所描绘的情境之中。“现在我就是这个女孩……”说到“这个女孩”时,他用食指在空中一点,即刻化身古代娇羞的新娘,他将半支粉笔头当作娇艳的鲜花,以兰花指轻轻捏住,优雅地置于鼻尖,脑袋微微低垂,两颊似泛起一抹淡淡的红晕,尽显娇羞之态,口中还喃喃道:“多美的画面,多浪漫的相见呀!”令我们哑然失笑。
紧接着,魏导话锋一转,又模仿起新郎的姿态。只见魏导微微弯着腰,迈着独特的“啵脚”步伐,一步一顿,口中说着:“新郎上马了!”那滑稽的表情,憨态可掬的样子,活脱脱一个从古诗里走出来的新郎官。惹得同学们哄堂大笑,笑声在教室里久久回荡。
随着魏导的讲解深入,我们对知识的热情被彻底点燃。《豳风·伐柯》不再是书本上冷冰冰的文字,而是变成了一个个鲜活的画面,在我们的脑海中不断浮现。
这堂开学第一课,在魏导的引领下,点燃了我们对传统文化知识的热爱之火。我们坚信,在未来的学习征程中,这团火焰将持续燃烧,引领我们不断探索知识的无尽境界,去发掘更多隐藏在古老文化中的璀璨光芒。
(文史语言系 潘小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