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揣着对东坡先生的敬仰与对古韵之美的憧憬,我缓缓走进东坡公园,仿佛历史的书页被轻轻翻开。
仰苏阁。这座楼阁飞檐翘角,气势恢宏,仿佛一位饱经沧桑的老者,静静地矗立在那里,守护着东坡先生的精神遗韵。
走进一片竹林,修长的竹子在微风中沙沙作响,让我想起了苏东坡“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的高雅情趣。
走在园中,每一步都仿佛踏在历史的轨迹上。东坡洗砚池,这一方小小的池塘,承载着东坡先生的才情与雅趣。
沿着运河长廊拾级而上,名木古树,清幽墨绿,如云、如烟、如帛。望着千年流淌的运河水,我的耳边传来一首又一首沁人心脾的千古名句: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借着那散着馨香气味的花草树木和叽叽喳喳的鸟鸣,我仿佛看到苏东坡独坐窗前,那大气磅礴的词句,从他胸中喷涌而出,而他那略带风霜的模样,也一点一点在我脑海中浮现。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
苏东坡的诗词,如繁星点点,我为他的才华所折服,为他的情感所感染。
沿着平平仄仄的石阶,我向舣舟亭走去。耸立在京杭大运河畔的舣舟亭威风凛凛。霸占着东坡园里最阔绰的一块空地。周围的树遮天蔽日,挡风避雨。坐在亭子里,几乎有点微寒了。透过树林,看着潋滟清波的古运河,我不禁触景生情。
千里长河水,
东坡韵醉聆。
诗情如浪涌,
伫望舣舟亭。
我低眉轻吟,想着苏东坡的生命只走过了六十六年,却奉献给了中国文化史最辉煌的篇章,给后人留下了永久的传奇。
一代先贤以自己的行动来践行他们淡泊的人生价值观,告诉后人:人生不是一帆风顺的,不要彷徨,不要气馁,勇敢地走进风雨。只有经历了栉风沐雨,在沧桑岁月里几度沉浮,才会把心涤荡得犹如一颗明珠,才能散发出沁人的清香和只属于自己的光芒。
(文史语言系 潘小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