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老年大学欢迎您!
栏目列表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展示、交流>>学员风采>>文章内容
感受艺术歌曲之美
发布时间:2024-12-12    点击:    来源:原创

  今天12月10日(周二)下午2:00–3:30我们学习了一首非常好听的艺术歌曲《拾彩贝》,是由樊帆和宋镇江共同创作而成。歌曲通过比喻、拟人等多种手法,表达了创作者对童年美好的回忆、深情的描绘。

  这首歌曲以优美悠扬的歌词和顺畅动人的旋律为主要特点。

  第一、感受歌词之美。

  第一遍歌词前两句“夕阳在大海里飘游,海浪在晚霞中奔走。金色的黄昏笼罩着海洋,又到了拾贝壳的时候”,其中出现的事物分为天上和海洋两类,但仔细看来,各个事物的主体是在海中。

  而第二遍歌词的前两句“湛蓝的天空上挂满星斗,海峡的月色分外清幽。银粉洒满了沙滩,又到了拾贝壳的时候”,这两句中的视觉主体转移到了天空和沙滩,而并非是海洋了。巧妙之处是,无论视觉焦点在哪里,其目的却如一,到了拾贝壳的时候。从天空、海洋和沙滩三个不同的角度,全方位地铺垫了“拾贝壳”这样一个美丽的场景。

  然后词作者采用倒叙的手法,用“昨天的梦”,引出孩提时“你扎着红头绳,我围着红兜兜”;用“今夜你在哪里?”引出童年时光“你提着红灯笼,我背着小鱼篓”,充分表达了对无忧无虑、欢乐无比的童年的美好回忆!

  第二、感受旋律之美。

  在歌词最后,樊帆以长达十一小节的旋律,用虚词“啊”纯粹地用声音来表达复杂的情感,将所有的具体语言化为纯粹的声音。让欣赏者们纯粹地在音乐中感受了藏于内心强大情感和语言,此刻无词胜有词。

  第三、学习歌唱方法是关键

  我们通过欣赏著名男高音歌唱家魏松的伴奏带以及享誉常州三大男高音之一的姜超老师的示范演唱,对他们肃然起敬、钦佩不已!那么我们怎样才能唱好《拾彩贝》这首歌呢?姜超老师要求大家首先要弄清楚“独唱”与“合唱”的区别。

  很多人坐在一起唱歌,老师教的以技巧为主,叫做“独唱”。

  合唱班教的不是唱歌技巧,教的声部:低、中、高。音唱准了,就行了!为什么我们唱歌会有点“尖” 、“挤”的感觉?出现这个问题,说明空间不足,共鸣不够,唱歌时,不要加力,要松的。姜老师今天又教给我们一个技巧:唱歌哪怕唱不好,你也要带着气息把它喊出来;比你挤压、憋着唱要好!姜超老师模仿磨剪子人的吆喝声,那声音传得好远啊!姜超老师就好像在大剧院演唱一样!

  让我们认真学习、努力汲取姜老师歌唱的方法和技巧。相信我们在歌唱的道路上会越走越远,我们的歌声会更美妙更动听!

  (声乐戏曲系 声乐初级美声23409 潘仪芬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友情链接:

    主办单位:常州市老年教育发展中心(常州老年大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学校地址:常州市钟楼区健身路9号 电话:0519-86809150,0519-86809170 传真:0519-86809170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