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9日上午在老年大学1号楼六楼一课堂里,一改往日里老师只管教、坐在课堂里的学员只管学的氛围,彭老师教得颇有心得,学员们学得很是投入,一点让人看不出这个因其他因素即将要分流的班级会学得如此认真神情专一,全神贯注的学员们生怕老师的每句话会走神漏听。下课时难怪一位学员要说,这是他从初级班到中级班上得最最令人心动而又难忘的一课。
还有十分钟就是9点钟了,彭济洲老师和往常一样笑眯眯地走进教室,刚准备做教学前的准备工作,手中的教材刚放在琴架上,几个好学多问的学员便围了过来,几个学习中的问题似连珠炮般地问了起来,耐心周到的彭老师一一作了解答,心满意足的学员们才回到坐位上等待上课。9点02分了,彭老师解答完了最后一名学员问题后歉意地大声说道“不好意思耽误了同学们宝贵的上课时间,一定补回来按时下课”。学员全体很自觉地站起身来练声开始。
或许是学员齐心一致地投入练声使他颇为感动,二年多来的教学使他从没感受到学员们如此这般认真投入齐心协力,此情此景深深地打动到他,让他深切地感受到学员们认真投入练声的劲道,从而使他用其美声功力深厚边做示范边耐心细致地讲解练声的注意事项与掌握要领。“美声的发声方式与声乐的其他如民歌及通俗唱法是有所不同的,尽管它是西洋唱法传进中国才几十年时间,但这种唱法颇受民众的喜欢。尽管你们现在已是中级班的学员,但美声的练声更多的是要注意用气息的支撑使音色更有动感,同时要注重正确的发声,并注意发声的位置,这些东西都能掌握住你们的练声才会走上正轨”。彭老师说得真切,学员们听得投入,课堂里静得连掉一根针声响都能听得到,笔者颇受感动。难怪年近70旬的王晴学员感叹道,彭老师是其在老年大学里学习几年中碰到的认真细心的老师之一,他的课我是不会忘的。
(声乐戏曲系 22403班 陈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