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老年大学欢迎您!
栏目列表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展示、交流>>学员风采>>文章内容
让歌声自由翱翔
发布时间:2024-11-29    点击:    来源:原创

  每当我们背着书包满怀希望、兴匆匆地走进老年大学的校门,下课后只见人人心情愉悦,知识装满了行囊,满载而归。

  今天11月26日(周二)下午是学习歌曲《你来了》的第二课时。姜超老师首先告诉我们美声唱法中5个元音字母a、e、 i、o 、u 的发音方法和特点,对于提高美声唱法的技巧和表现具有重要意义。

  我们唱歌要找到管道,女生找到假声管道,男生找到真声管道。高音要自由翱翔,要阳光灿烂。听得同学们频频点头称赞!

  姜老师总是把自己的最新研究成果第一时间与我们分享。

  在同学们练声过程中,姜老师谈了自己的体会。他越来越理解“余音绕梁”的深刻含义:往头顶、头腔、脑门发,是声音的出口。姜老师讲出了一个秘笈:头声的最大化,是头发出的最大的声音。

  有的人声音有压迫,是因为没有把头这个盖子打开。我们唱歌时,声音不能挤,要很通畅的。

  同学们集体唱了第一段歌词,姜老师从技术层面表扬大家有通道,很满意,说明老师教的方法没错。然后姜老师指出同学们唱错的地方,音准问题。“四季花盛开”跑调了,两句是有区别的。另外,高音要调整一下,“站在山间”的“在”唱得太尖了,感觉没有腔体、通道。同学们再唱一遍时,老师表扬大家唱得好,声音很棒。同时,提醒大家注意,两句“你来了”唱法不一样。

  在教唱第二段歌词时,姜老师提出了一个问题,值得同学们深思。为什么练声挺好的,但唱歌词时,咬字不行,咬字太清楚,不会把歌词发到通道里。我们一定要有通道感。

  姜老师要求大家记住:头声的最大化,是头的声音的最大化,不是嘴巴的声音最大化。各种歌唱比赛比的是什么?谁能把声音放到腔体里,发出的最大的声音就是最好,这才是高手!姜老师的示范演唱与我们的演唱是有明显区别的。姜老师分析了原因,学生用力太大了,憋在那里了,没有发挥到最大化。

  因此,我们唱歌时既要有腔体,又要有头声的最大化,在腔体里发出一个最明亮的声音。

  话又得说回来,进腔体,声音势必有点闷。头腔的声音最大化,声音明亮。这是一对矛盾,闷与亮,不容易做到,只是因为我们不明白而已。

  怎样做到又闷又亮呢?姜老师打了个比方,太形象了,令人牢记不忘:在一个非常大的山洞里唱歌,咽、后脑勺唱出的声音又闷又亮。

  同学们带着姜老师教给的歌唱秘笈—-腔体与头声的最大化,分组演唱第一段,进行PK。姜老师对每个小组的演唱给予经典点评。第一、二小组并列第一名,第三、四小组并列第二。同学们对比赛结果非常满意。最后全班同学集体唱响歌曲《你来了》,努力把腔体与头声的最大化完美结合,达到姜超老师的要求:让歌声自由翱翔!

  (声乐戏曲系 声乐初级美声23409 潘仪芬)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友情链接:

    主办单位:常州市老年教育发展中心(常州老年大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学校地址:常州市钟楼区健身路9号 电话:0519-86809150,0519-86809170 传真:0519-86809170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