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质疏松症的特征是骨密度和骨质量下降,骨微结构损害,使骨脆性增加,易发生骨折。骨质疏松的症状包括疼痛、脊柱变形和脆性骨折。这些症状可能导致疼痛,日常生活中的功能障碍,或者更严重的并发症,如影响心肺功能的胸廓畸形。”11月22日下午,一院内分泌代谢科项大夫等6位医生,来我学校就“骨质疏松”作讲座并义诊,约两百名同学来听讲、检测和咨询。
项大夫讲述了老年性骨质疏松成因:首先老年人性激素减少,刺激破骨细胞、抑制成骨细胞,造成骨量减少;其次,衰老会出现营养吸收能力下降、器官功能衰退等现象,导致维生素D缺乏,慢性的负钙平衡。轻者虽无明显症状,但随病情的进展,患者会感觉乏力、腰背容易疼痛、甚至全身骨痛。跌倒、摔落时,更容易发生骨折,严重骨质疏松还可导致驼背等。项大夫还讲到糖尿病和骨质疏松的相互影响。
针对骨质疏松症极易被忽视、被称为“寂静的疾病”时,项大夫告诫大家:预防从不嫌早、更不嫌晚,要补充钙和维生素D,喝牛奶、膳食均匀、多晒太阳、保持运动。
接着,是骨密度检测和血糖检测,三条人流长龙在一楼大厅蜿延,直至排到门外。骨密度常用T值表示:≥-1骨量正常、-1至-2.5骨量低、≤-2.5骨质疏松;血糖取7.5为界。三位检测医生眼明手快、认真仔细,还简捷回答提问。
项大夫、钱大夫接受一拨又一拨咨询,结合身高、体重、父母有无髋部骨折史、吸烟喝酒、糖尿病、类风湿关节炎等询问并回答:“身高下降超过4厘米要高度警惕!”;“老年人要适量补钙,钙和维D相辅,缺一不可”;“预约就诊,这是专科门诊时间地点”;“碳酸钙含钙量高,吸收率高,也易吸收,不过容易便秘;枸橼酸钙,含钙量低,但水溶性好,也不容易刺激胃肠道”。
现场最忙碌的是一群穿红马甲的义工同学,她们引导人流、发放宣传单、协助医生填写检测值。最关切的是同学们,讲座时安静听讲,检测排队时相互交流补钙经历和效果,有无副作用,写下自己服用的氨糖软骨素钙片的商号、价格、何处采购,或答应回家后对其商标、说明书拍照微信传递。大家纷纷感谢一院医生的认真和尽力,感谢学校提供这一关注自我保健的机会。
(文史语言系 蒋为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