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深秋的上午,天空湛蓝如宝石,澄澈得没有一丝杂质。阳光轻柔地洒下,却并不炽热,带着秋日特有的温暖。微风轻拂、凉凉的空气拂过脸颊,带着丝丝干燥,那是属于深秋的气息。在这样美好的天气里,我和朋友相约西林,前往探访。
西林位于常州市西南角,原称西横林。据清代编修的武阳合志记载,这里宋时有村,名黄林,后名横林,因此村与牛塘谷青云山之间林木茂盛得名。明代时,因县内东、西两个横林。此村在西,故称西横林,简称西林。至清代,西横林由村发展成街市变为镇。从宋代至民国二十年(1931)该地属武进县怀德南乡(简称怀南乡)区域。1932年,怀南乡分成了三个小乡后,这里设西林乡。于1983年改称西林乡后于1986年又划归常州市郊区,至2002年常州市郊区撤销,划归常州市钟楼区。2003年,西林撤乡建街道。称西林街道。
西林在常武地区属较小的一个乡镇街道。地域面积10.01平方公里。但作为常州的西大门,现代化建设日新月异,尤其是商业的发展,可说是闻名遐迩。著名的常州菜篮子工程凌家塘农副产品批发市场。虽说现已迁至邹区,但它的发迹和繁荣即是在西林奠定的。
到西林就一定要到西林公园。西林公园位于童子河北侧,公园以桂花为主题,堪称华东地区桂花种植規模较大,品种最多的公园之一。公园引进了金球桂、波叶金桂、早银桂、晚银桂等40多个品种。1300株桂花树、分植在公园的大草坪及北山坡、南门入口等处,形成了以桂坡、桂湖、桂垅等景点,集绿化、美化、香化于一体,叫人流连忘返。尤其到了中秋时节,秋月澄亮秋风乍起,园内树影婆娑,盛开的桂花像无数揉碎的金银,撒满在每棵树上星星点点,在空气中弥漫着浓郁的香味、令人陶醉。真是:一度中秋到,十里桂花香。 但看西横林,嫦娥散花来。自然,常州市一年一度的桂花节便在西林公园举办了。
西林公园还是常州市司法行政法治文化主题公园。公园内有法治文化长廊,有常州市前副市长居丽琴等人以法治文化为主题书写的书法作品。常州是法治文化的灵根之地,中国好多著名的法学家如史良、张志让、董康、陶希晋、杨大文等都是常州人。
到西林公园最大的收获就是见到了具有文化气息浓郁的椿芳书苑。在公园的一泓碧水上,有一座方形而端正的房子,上面刻着"椿芳书苑"四个大字。这座以西林籍名人姜椿芳为名建的书苑,引起了我们的极大兴趣,于是,我们便作了一番深入的了解。
姜椿芳是一位优秀的中国革命文化战士,著名的教育家、翻译家、中国大百科全书的奠基人。他1912年出生在西林老街北街,6岁进私塾读书,12岁进常州东吴第12小学(现解放路小学)学习,16岁随全家去哈尔滨谋生,学习俄语后进中苏共同经营的中东铁路局工作,1931年19岁時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时任中共哈尔滨市委书记。东北抗日联军总指挥杨靖宇将军居住到他家。1932年,姜椿芳加入中国共产党,先后任共青团哈尔滨市委、满洲省委宣传部长,哈尔滨亚细亚通讯社俄文翻译。1936年,姜椿芳被党派往上海,先后任中共上海局文委文化总支书记、时代周刊主编、时代出版社社长等职,结识鲁迅、赵朴初、夏衍、梅兰芳、周信芳等一大批左翼文化界人士。1978年,邓小平两次偕姜椿芳会見外国百科全书主编后,于1982年由国务院正式任命姜椿芳为编纂中国大百科全书编委会副主任、总编辑。文化大革命十年动乱,姜椿芳被康生之流诬蔑为"苏修特务"被关秦城监獄6年7个月。1987年12月7日,姜椿芳患胰腺癌逝世北京,享年75岁。80岁的赵朴初沉痛地写下挽联:“魔氛谷里,捷报遥闻,最难忘万暗孤灯传身手,文化园中,灵苗广种,不独是百科全书奠基人"。
漫步西林公园,望着椿芳书苑,闻着桂花飘香,不禁思绪翩翩。椿与桂天生有缘,椿意吉祥、平安。桂意美好、馥郁。故将椿芳书苑建在桂花飘香的西林公园、真是完美的结合。西林之旅,使我们了解到西林的历史变迁,对这个地方有了全新的认识。它不再只是一个陌生的地名,而是充满了故事、人物和美景的魅力之地,从而对这片土地有了更深的敬意。
(文史语言系 钱网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