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韩国作家韩江的小说《素食者》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我迫不及待地读了一遍。读的过程中,始终压抑着的心情还时不时的抽搐一下,没有轻松的一刻。
作者文笔优美,立意深刻。以匠心独具的奇巧结构,展现出令人痛心的社会现实。通过三个人(英慧、丈夫、姐夫)的视角,我们就能完整、清晰地拼凑出整个事件。
丈夫无疑是很优秀的:毕业于最好的延世大学,有一份不错的工作。单位里受上司的赏识,同事的尊重。对妻子虽不十分倾心但也还算满意(每天的歺桌上有鱼、汤…)。并时不时因工作压力冷落了妻子而暗生歉意。可渐渐地事情发生了变化。妻子不可理喻,吃素了,疯了。事情一发不可收拾,两人的婚姻走到了尽头。
英慧贤惠温柔,照顾好丈夫的同时还赚钱养家,对丈夫长期的疏远冷落没有丝毫怨言和责备。直到有一天:“刀切到了手指。我举起食指,一滴血绽放开来。圆了,更圆了。我把食指放在口中,鲜红的颜色伴着奇怪而甜滋滋的味道,让我镇静下来。”当天晚上,她“作了一个梦”。难以走出的“黑暗的森林”。“流着血的肉”挂满在竹竿上,形成一堵一堵的墙。血流向低处,形成一个个”血洼”。“血洼”里映着自己脸。为了逃避这可怕的梦魇,她作了坚定不移的“素食者”。丈夫离她而去,父母兄弟也抛弃了她。之后她又绝食了,愰惚中她成了靠光合作用活命的植物(只需要阳光和水)。“她倒立在墙边,手撑着地面,并向下扎下根”。彩绘后身上长满了和胎记同色的绿叶,开放着鲜艳的花朵。植物开了花就渇望着授粉(她常赤裸着,门也不锁)。即使这样,她也还是有清晰的意识:当她表达出有迫切的生理需求时,姐夫来亲近她,“她果断地说:不行”。之后,她姐夫也和她一样,“变成”了植物(身上绘满了花草),她才欣然接受。
姐夫具有远大的抱负,一心要创造出震撼人心的作品。但他的创作之路遇到了阻碍,多年来都在原地徘徊。面对能干、漂亮、温柔的妻子,似乎有些底气不足。由于对胎记的关注,使他对英慧有了更深的了解。在所有人中,只有他倾听了她的梦。知道她想逃避现实,逃避黑暗的森林,要甩掉那个血淋淋的梦魇。他觉得她“看上去跟正常女人一样。不,她本来就是正常女人,疯掉的人应该是自己才对”。在她自杀时,丈夫冷血得像个旁观者。他却毫不犹豫地背她去医院。为了心中的艺术,他说服相貌平平的英慧当了他的模特。顿时,他捕捉到一种宁静、超然的美,创作灵感喷涌而出:“他默默感受着四十年来从未体验过的喜悦。那种喜悦,从身体的某个地方静静流淌出来,汇集到笔尖上。”彩绘画完成,他大汗淋漓。面对赤裸的英慧,他竟“连一指头都没碰过她”。
又过了一天。用世俗的眼光看,丑陋、淫秽、不堪入目的一幕还是发生了。英慧的姐姐来送食物,看见了床上两个画满花草酣睡着的肉体。录像带也记录了整个疯狂的过程。“疯了,两个人都疯了”。英慧的姐姐报了警,把两个人都送进了精神病院。
三个人的视角不同,对整个事件的感受也是不同的。丈夫感到工作上的压力,英慧的不可理喻。英慧感到丈夫的自私,疏远,冷漠,无情。父母兄弟阿膜得如陌生人一样,最后也抛弃了她。家庭对她来说就是一片“黑暗的森林”,社会就是一个血淋淋的屠宰场。她要逃避,最终她变成了植物(绝食,只需要阳光和水),并“像丢掉垃圾一样抛弃自己的生命”。姐夫同情英慧,也理解她那些看来怪异的行为。并欣赏到她那宁静、超然的美,让自己的创作之路柳暗花明。
正因为是多视角的描述,让我们觉得整个事件是那样的自然,合情合理(不是刻意,生硬的编造)。不这样还能怎样呢?难道还有更好的选择?存在就是合理。换了谁,若具有同样的心境和遭遇,大都可能是这样。
这是一个没有赢家的故事。作者运笔如刀,随着情节的展开,逐渐剥离出生活中一些最本质的东西:工作的压力、世俗的观念、夫妻亲人之间的疏隔,埋下了悲剧的种子。当悲剧不可避免的发生时,这一组人物中,哪个没受到伤害?两个家庭的解体,丈夫妻子,父母兄弟,哪个心里没有流血?而受到伤害最大的是英慧。我们不禁要问:是谁伤害了她?自私的丈夫?专横的父亲?利用她的姐夫?但站在他们各自角度看,他们都没作错什么呀!还能有谁呢?元凶呼之欲出:是这个有点病态,理应得到改革的社会。
作者还展现出一个更深层次的问题:如何对待我们称之为“精神病人”的自主的思考和行为。比如吃素,比如绝食,比如囚禁(住院),比如泄欲,比如自杀。是宽容、干预抑或是制止?这些问题那么沉重,有明确的答案吗?可怜的他们只能任我们“处置”,而可恨的我们却只知道关他们进精神病医院。
在一个作品里,陈旧的认知总希望找到“正能量”,找到闪光点。分辨出好人与坏人,以便进行抨击和赞扬。但生活是复杂的,事物具有多面性。有些事物,没有上帝的视角,很难作出客观的评价。
读小学时有一篇课文《金银盾》,说的是两个将军去买盾牌,一个站在这边说:“这块金盾牌真好”。一个将军站在另一边反驳说“明明是块银盾牌,你怎么说是金盾牌呢”?两个将军都坚持己见,起了争执。店家才说:“你们说的都对,又都不对,这是一块金银盾”。
《素食者》似乎也在昭示我们:固定在自己的位置上,不到对面去看一看(换位思考),就会闹两个将军的笑话。而且金银盾只有两个面,现实生活中的一些事件,何止只有两面性呢?
韩江的《素食者》直击人心,发人深思。把现实生活中人们在困境中的挣扎表现的淋漓尽致。毫无疑问,和我国的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莫言先生的作品一样,是世界文学宝库中一颗耀眼的明珠。
(文史语言系 龚运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