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个起风微凉的午后,组长赵林萍带领着第二小组成员来到老大学校的空地上,准备为即将举行的朗读展示做最后的练习。练习的题目是《中国的声音》。小组每个人都希望能通过这次机会,展示中国语言的美妙和力量。
组长组织大家围在一起,然后开始练习。5个人一个都没缺席,认真练习。大家互相帮助,你一言,她一语,“毫不客气”地互相挑毛病,指出不正确的地方。
在练习的过程中,我们重温了老师教的“提打挺松”要令:,“提打挺松”主要作用是改善我们的口腔共鸣,让声音通过口腔发出的时候,变得圆润有力,集中悦耳,吐字清晰、字正腔圆。
提:让颧肌向外上方提拉,同时使上唇紧贴牙齿。唇齿相依使唇的运动有了依托,更容易把握咬字的力度。
打:是增大口腔后部,上下槽牙间的距离,目的是为了让舌头在口腔里有更充足的运动空间,这样发出的字音就会更准确、清晰。
挺:结合打开牙关,发音时增加口腔空间,增大口腔共鸣的效果,这样字音会传播得更远,而且会更加清晰。用“半打哈欠”的动作来体会。
松:很自然的抬头看天,不要用力,嘴巴会自然张开,这时候的下巴就是放松的姿态。
在练习过程中,大家还一起讨论了一些字词的发音和字义。我朗读时如果有发不准,大家便帮助纠正发音,并解释了词的意思。通过这样的互动,大家不仅在发音上有了进步,还加深了对诗歌内容的理解。
在整个练习过程中,组长鼓励大家相互帮助,共同进步。这种互帮互助的氛围让每个人都感到温暖和支持。更重要的是我们学会了在团队中如何相互支持和帮助,共同成长。
这段美好的回忆将成为心中宝贵的财富。
(文史语言系 邬清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