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送来凉爽的风,国庆前夕,在美丽的西太湖美术馆,由市总工会、常州日报社、市文化馆、西太湖科技产业园主办的《首届凡人书画展》日前剪彩开幕。这是一次格调清雅,起点不低的首次跨越年龄、跨越阶层的全民凡人书画文化盛宴,也是常州市“文化惠民"活动的有机组成部分。观展后,引发了几点联想。
一、实践是创作的源泉,文化的归宿是人民。举办此展立意颇高,书画艺术并不神秘高不可攀,相反为人民群众所喜闻乐见,市民凡人中蕴涵许多书画高手,正应了一句话“高手在民间〞,整体水准与专业展览相比并不落下多少,接近或相仿,令人刮目相看。
二、年龄代差不是学习书画不可逾越的鸿沟。学习书画从娃娃学起有“童子功〞最好,半大不小、老有所学再学书画也不必自惭形秽!只要认真,只要努力,从苦练基本功抓起,照样能取得成果。随着中国即将进入老龄社会,老年教育应运而生并且不断向终身教育拓展理念。纵观百幅入展作品,老年书画家几乎占了2/3以上,所以,书画是最适宜老年人进行继续教育甚至终身教育的领域之一。
三、常州老年大学经过三十多年的长足发展,书画这个传统专业越做越强,正经历一个从普及向提高并重的转型发展阶段。在九月份市里面的二个书画艺术重大展会中,在市美术馆的书画系师生有4幅作品入选,首届凡人展书画系更有18幅作品入展,占到入展作品的18%(如果不是恰逢暑假,还会有更多作品入选)。书画系新开的《中西绘画艺术鉴赏》课程广受好评也是明证。在普及知识技法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教与学的质量同样是老年教育的一个必经的发展阶段,书画系近年大力加强教学改革和课程创新。随着书画系学员作品在更多市级,甚至省级展会中崭露头角,这也有助于改变某些人对出自于老年大学书画的所谓“老年大学水平”的陈囿偏见。
(书画系 杨伟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