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老年大学欢迎您!
栏目列表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展示、交流>>学员风采>>文章内容
游学江苏省常州高级中学
发布时间:2024-09-11    点击:    来源:原创

  2024年9月8日,在教师节前夕,江苏省常州市高级中学(省常中)迎来了一群特别的访客——由张浩典老师带领,常州老年大学文史语言系地方史游学团,组织了一次特别的参访活动。让学员们能够亲身体验常州的历史文化,这所学校不仅是中国近代教育史上的一颗明珠,也是常州本地教育发展的重要象征。 在这次参访中,张浩典老师为学员们详细介绍了省常中的历史沿革、建筑风格以及曾经在这里发生过的重大事件。学员们有机会参观学校的校史馆,了解学校从创立至今的发展历程,感受百年名校的文化底蕴。 通过这次实地考察,老年大学的学员们不仅增强了对地方历史文化的认识,也感受到了学习的乐趣与意义。这样的活动不仅丰富了他们的课堂体验,也为他们的晚年生活增添了更多的色彩。

  江苏省常州高级中学(省常中)的一些详细信息。这所学校有着悠久的历史,从1907年建校至今,经历了多次更名和发展。 校址变迁:提到了两个地址,一个是东门玉梅桥,另一个是罗汉路8号罗汉桥,两者都跨越了玉梅河。历史校名:从最初的“常州府中学堂”到后来的“江苏省立第五中学校”、“江苏省立常州中学”、“江苏省常州中学”,再到现在的“江苏省常州高级中学”以及曾经的“常州市第十二中学”。建校时间:1907年11月15日(农历光绪三十三年十月初十)。校训:“存诚能贱”。 古树麻栎树,其树龄为150年。文化遗产:有《常州府中学堂记》碑,由陈夔龙撰写;还有屠元博先生纪念塔,是市文物保护单位,建立于1919年6月22日。知名人物:包括校友如钱穆、刘半农、刘天华、吕叔湘、瞿秋白、张太雷等,教师如吕思勉,校长如屠元博、童伯章、史绍熙等,都有塑像纪念。校园建筑:包括一号楼、二号楼、教学楼、图文楼和宿舍楼等。特别地点:如对日亭(1915年7月建成),以及省常中星院士墙和校史馆,展示了学校历史和知名校友的信息。                                                    江苏省常州中学内的那棵古树麻栎树有150年的树龄,这棵树是一棵非常珍贵的古树。在中国,树龄达到100年的树木就可以被认定为古树,受到国家法律的保护。这样一棵有着150年历史的麻栎树不仅是自然界的宝贵财富,也是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见证了一个半世纪以来学校乃至周边地区的变迁。

  校史馆前言: 江苏省常州高级中学创办于1907年,始名常州府中学堂。百又十年以来,一代代省常中人前赴后继,用勤劳和智慧书写了厚重灿烂的教育篇章,为社会和国家培养出一大批杰出人才。 国以史为鉴,校以史明志。适值110周年校庆,学校改建校史馆,意在铭记先贤,展现风采,牢记使命,办人民满意教育,为社会发展和进步,促进人的全面成长,提供永不枯竭的精神动力。

  校史馆后记:一路走来,一路辉煌,一路缅怀,一路景仰。 走进历史,百又十年风云激荡,省常中人初心不改,砥砺前行。学校承一脉之清源,纳百家以更张,仁人志士追求不止,先贤大师奋斗不息,为中华民族的崛起作出了卓越贡献,在中国教育史上写下了波澜壮阔的伟大篇章。 走出历史,辉煌成昨,使命在前,我们豪情满怀,继续前进。我们坚信,只要怀揣梦想,不懈奋斗,牢记立德树人使命,努力建设创新型现代高中,就能在实现中国梦的道路上,创造出无愧于先人、无愧于时代的崭新辉煌!

  如海才而不永年 弃浊世真若敝屣 ——民国“屠元博先生之纪念塔”走进江苏省常州高级中学校园,满眼尽是2007年建校100周年时整体改造时建造的现代化校舍,但是一座百年老校,总该有点历史遗存吧,寻寻觅觅,在校园东隅处于一号楼和二号楼之间的校史馆前,竖立着一座首任校长屠元博先生的纪念塔。

  简要介绍这些知名校友的主要成就:1. 钱穆(1895-1990): 著名的历史学家、思想家和教育家,对中国历史研究有深远影响。他的著作如《国史大纲》等对中国历史教育产生了重要影响。2. 刘半农(1891-1934): 诗人、语言学家和文学翻译家,新文化运动的重要参与者之一。他在白话文运动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并且在现代汉语语法研究方面也有贡献。3. 刘天华(1895-1932): 著名的二胡演奏家和作曲家,对中国传统音乐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他创作了许多经典的二胡曲目,如《光明行》等。4. 吕叔湘(1904-1998): 著名的语言学家,对现代汉语语法的研究有重大贡献。他是《现代汉语词典》的主要编纂者之一。5. 瞿秋白(1899-1935): 中国共产党早期领导人之一,也是著名的作家和翻译家。他在中国革命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并且在文学翻译方面也有显著成就。6. 张太雷(1898-1927): 中国共产党的早期党员,是中国共青团的创始人之一。他在中国革命运动中扮演了重要角色,并在苏联学习期间为中国共产党与共产国际之间的联系作出了贡献。这些校友都在各自的领域内取得了卓越成就,对中国的文化和学术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们的生平事迹和贡献不仅是学校的骄傲,也是中国近现代史的一部分。

  张老师原来就是省常中的老师,并且是编写校史的领军人物,张老师领着学员边走边讲,如数家珍,学员依依不舍地紧跟着,认真听着解说,游学参观,让学员度过了开心的一天。

  (文史语言系 薛孟华)

b3c9cab6fdf9d656c27fa9fa7f6728a3.jpg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友情链接:

    主办单位:常州市老年教育发展中心(常州老年大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学校地址:常州市钟楼区健身路9号 电话:0519-86809150,0519-86809170 传真:0519-86809170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