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常州老年大学的一名交谊舞老师,当一个90后面对一群可爱的50后、60后,从事着这一份老年教育工作,我深感自身责任重大。因为我的学员们来自不同的退休年龄段,拥有各种不同的身体条件和舞蹈经验,但他们的共同点都一样,就是有一颗热爱舞蹈,愿意开朗交友的心。在教学中,我努力让学员对我的课堂教学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关注学员的个性需求,寓教于乐,分门别类,并根据这些需求制定适应的教学方式。那如何切实做到让学员舒心,让学校放心,让社会安心,我总结了以下几条,想和大家一同交流教学心得:
首先,了解学员的身体状况和学习需求是确保教学成功的重要一环。老年大学的学员年龄跨度较大,许多人可能有不同程度的身体问题,如关节炎、骨质疏松等。因此,在开始教学之前,我会与学员们进行个别沟通,了解他们的身体状况和舞蹈经验,以便及时调整课程内容和教学节奏,确保教学过程中不会给他们带来身体上的负担。
其次,我注重培养学员的自信心和舞蹈表达能力。许多老年学员可能因为年龄或身体原因而对自己的舞蹈能力产生怀疑,而更多的是因为接触舞蹈的时间不同,形成不同的理解。因此,在教学中,我会鼓励他们勇敢尝试,并给予及时的肯定和鼓励。为此,我特地制定了不同却又有衔接性的递进式课程,例如:第一个学期我会教授慢三步舞步,第二个学期则教授慢四步,这样既可以让老生不觉得单调,又可以让插班生跟上教学进度。在不断的练习和表演中,学员们逐渐会发现自己的舞蹈技巧和表达能力得到了提升,从而增强自信心,让学习兴趣成为正向循环,永葆积极向上的学习惯性。
此外,根据学员的不同需求制定适应的教学方式也是非常重要的。有些学员可能更喜欢舞蹈的技术性,他们希望通过学习更多的舞蹈动作和技巧来提升自己的舞蹈水平;而有些学员则更注重舞蹈的实际展示,他们更愿意通过舞蹈来向大家展示自己、让大家认可自己,成为同龄人中的焦点。因此,在教学中,我会根据学员的不同需求和兴趣,灵活调整教学内容和方法,满足他们的学习需求;在课后,我会采用“一对一”盯点纠错提高,激发他们学习舞蹈的兴趣和动力,满足学员的不同诉求。
最后,我认为在老年大学舞蹈教学中,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也是非常重要的。在教学过程中,我不仅是一名老师,更是学员们的朋友和倾听者。我会倾听他们的意见和建议,尊重他们的选择和决定,与他们建立平等、尊重和信任的关系。只有在良好的师生关系基础上,教学才能取得更好的效果,学员们才会更加愿意积极参与到舞蹈教学中来。
综上所述,作为一名老年大学舞蹈老师,我将继续努力,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关注学员的个性需求,根据不同的学员需求制定适应的教学方式,形成教学粘性,让学员们在舞蹈的世界里尽情展示自己,让学员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寻找到舞蹈的乐趣,从对舞蹈感兴趣,转为对舞蹈的热爱,让自己的退休生活更加丰富多彩。(舞蹈系 朱晶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