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6月先生脑干梗死,经医院抢救转危为安,出院后为了照顾他的饮食起居,我从单位彻底退休了。
为了充实自己的退休生活,让生活充满情趣,让退休生活丰富多彩,我脑海里第一个就想到要去老年大学报班学习。知识需要积累,天才需要勤奋,乘自己有精力,有能力抓住老年的尾巴,合理安排好家事,进入老年大学进行再学习,是我唯一的选择。我立刻联系了在老年大学上课的同事,想报写作班,经打听老年大学未开设写作文班,我很失望。我从小喜欢看书写作,想乘退休后捡起我的爱好,参加写作班学习,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我去找了李浩明老师,李老师热情接待了我,并诚恳提出让我先插班上现代文学名篇导读班,在同学群里我意外遇见一中两位同学,并热心帮我在网上订购了”现代文学”上下两册书,世界就这么大,事情就这么巧。
因为疫情,我们在网上上课。2023年初全国驱除了疫情的雾霾,迎来了胜利的曙光,我们终于可以在明亮的教室,聆听老师的教课,与同学有了面对面的交流,加深了老师和同学的感情。
教我们”现代文学名篇导读”课的是年轻的90后王文倩老师。她高高的身材,戴了副近视眼睛,浑身充满了青春活力。王老师备课细致,为了我们这些老年学生能对课文加深理解,搜集了与名篇有关的视频、电影供我们观看,然后在课堂上把名篇和电影进行比较,让我们深受启发,受益匪浅。王老师上课互动性强,虽然我们和她年龄悬殊,但丝毫没有代沟,她当我们是忘年交朋友。她不叫我的名字,亲切地叫着我的微信名潮妈,那天王老师急匆匆地从电梯里跑出来,她在筹备老年大学成立三十六周年的筹备工作,忙得不亦乐乎,在我俩擦肩而过时不忘叫了我一声潮妈。我说:"潮妈,潮妈,你不要把我的真名忘了。”她一边跑一边回头俏皮地对我说:"不会的,不会的。”王老师就这样平易近人,又充满了朝气。
那天又去上王老师的课,正式上课尚未开始,王老师在黑板上画了一个没有眼睛的人头图像,让同学们上台为人头画龙点睛。同学们一个个蒙上双眼,为人头画上双眼,不是画得太上就是画得太小,教室里引来哄堂大笑,最后王老师笑着对我说:"潮妈,你来试试。”我假装一本正经对王老师说:"请叫我的真名!”引来同学又一片笑声。王老师笑着说:"都一样,潮妈叫得顺口。”我蒙上双眼,把手举高,画上了双眼。王老师称赞道:”几个人上台,只有潮妈画得基本到位。基实这次画龙点睛互动,是与本课史铁生《命若琴弦》有关,让我们认识到人生无论多么艰难困苦,也要为自己树立目标而努力奋斗。
两年的”现代文学名篇导读”课就要结束了,同学们都舍不得王老师。王老师对大家说:”虽然我不再教你们了,但我们是忘年交,没有我微信的可留我的微信,我们可以经常联系。
我留了王老师这忘年交的微信,经常会在微信上互动,看到王老师出去旅游,王老师爱养宠物猫,我会参与互动,进行点评。没想到进老年大学学习,不但提高了我的文学水平,还结识了王老师这样一位德才兼备的忘年交,这是我的幸运。路是靠人走出来的,在前行的路上,会遇见不一样的风景。
(文史语言系 何惠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