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能因为跟着慢条斯理的爷爷奶奶长大的缘故,我一直循规蹈矩、细致认真,加之喜欢当老师,所以对自己认可度最高的就是工作态度很好,认真负责,对学生有爱心和耐心,且在这一点上暗地里迷之自信,直到碰到实用英语听说与阅读班的任课老师——钱颖。
每天都有课后辅导
上老年大学之前,我以为老年大学的学习跟玩没什么区别,上了之后,一批认真精进的老师和一群上进要好的同学完全纠正了我的错误认知,使我迅速端正了学习态度,每次课后都复习巩固,收获也显而易见。但是,钱颖老师的投入和认真,进一步使我对自己工作态度的评价由优秀陡然下降到合格,她不是课后的那一天,是每天都有长时间的辅导。只要同学们上传朗读录音,钱老师一定会收听后解答、指正,同学们收听后再录音、上传,她再收听、点评,如此循环往复,直至个人全部达标才结束。每天每天,任何时段,特别是晚上7—10点,班级群里叮叮咚咚的消息音此起彼伏,甚至有时候接近晚上11点,还有录音在上传。钱老师的时间、爱与敬业便汩汩流淌,汇成同学们对英语越来越浓厚的兴趣与英语水平的不断提升。
天花板级别的发音
四、五十年前,山区孩子时常碰到没有英语老师的境况,普遍靠着给英语标注相像读音的汉字学英语,这导致我在开始重视口语的学英语阶段落荒而逃。但听说能力为负的我,却在刚开始学英语时邂逅了从国务院外事办暂时落脚我们学校的谭老师,当他课堂上操着极其流利而优雅的英语对着我们神侃时,我们全体小孩各自因一个字也听不懂而全部陶醉在自己天马行空的理解里,每堂课都莫名其妙却都快乐无比。所以,我自认为不会听说英语,但却会鉴赏英语听说,因为我见证过听说的天花板,后来的岁月,所遇见的说英语者,除了屏幕上的,再没碰到像谭老师那样能把英语说得像德德玛的歌声滚过草原的人。及至退休,我一脚踏进实用英语听说与阅读班,讲台上的钱老师口开口闭、手招手挥、笑意盈盈、眼眸流动之间,我同样一个字也听不懂,但感觉如清泉流过山间鹅卵石,叮咚悦耳,英语刹那间温柔如秋天的田野,不再狰狞。后来,听班上走过许多国家,能用英语自如地表达思想,见多识广的同学说:钱老师的发音极其考究而精准,一些播音员也未必能媲美,是天花板级别的。想不到我在晚年的英语课堂上,又邂逅了英语发音的天花板,愿这一次我不再仅仅从下面懵懂穿过,什么也没带走,而能搭着梯子去够......
小小个子的钱颖老师,有着高度的工作责任心和极强的专业水准,受学习和阅读的影响,也颇有些浪漫和文艺气息,讲课时常常沉浸在课文中,那时你看她纤柔明丽、眼眸流转、表情生动、闪闪发光.....
(文史语言系 温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