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泉,本意是水的源头。它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词汇,还隐含着财富、智慧、力量和爱情等多重积极的象征意义,是人类追求和向往的各种美好事物的象征。
如今我可以骄傲地说,姜超老师的声乐课堂就是知识的源泉,我们可以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姜超老师的课堂教学为什么总是那么精彩?主要是姜老师创新的课堂设计,让同学们可以如饥似渴地汲取知识的营养。
今天5月7日(周二)下午2:00–3:30是歌曲《春花秋月何时了》的还课时间,姜超老师授课的方式是“三部曲”。
第一、巧妙设问
姜老师上课就开门见山地告诉同学们,今天要教给大家一个全新的不一样的方法,达到最专业最好的水准。这时同学们求知若渴,深深被吸引住了。
姜老师又指出,有的人学唱歌学了很多年,但是没有学好。
那么如何用腔体来唱歌呢?我们可以用打哈欠的方法唱歌。
姜老师清晰地阐明了唱歌的三种方法,“美声”、“民族”、“流行”之间的区别。
美声唱法:主要学的是技术;是歌唱的基础,是重中之重。
民族唱法:主要学的是味道。
流行唱法:主要学的是个性。
姜老师讲解得十分透彻,我们在思想上有了正确的认识,对学会歌唱十分有益。
第二、突破难点
歌曲《春花秋月何时了》有几个难点,姜超老师特别提醒大家要注意。歌词“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栏玉砌应犹在”,高音“问君能有几多愁?”
如何突破难点?怎么唱歌?姜老师教给同学们技术和方法:往后唱,感觉脑袋后有一个空间,往上,往前送。要放松,向四面八方送出去。于是同学们带着姜老师教给的方法和技巧,认真、反复地练唱,终于攻克了困难的堡垒!
第三、经典点评
在全班同学集体唱完歌曲“春花秋月何时了”以后,姜老师指出“ 问君能有几多愁”中的“愁”不要唱得太亮。于是同学们按照姜老师的要求,重复唱了几遍,得到了老师的认可。
接着是按小组还课。姜老师把全班分成5个小组,每个小组唱完后,姜老师都进行了经典点评。
第一小组:腔体要更靠后一点,“问君能有几多愁”的“几多”不够通畅。
第二小组:声音靠后还可以。“雕栏玉砌”唱得太紧了,缺乏延展。
第三小组:高音唱得不错,但是“雕栏玉砌”唱错了,要再唱一遍,改正过来。
第四小组:“问君能有几多愁”,唱得通透
性蛮好的!
第五小组(男生):发挥得很好,高音唱得不错,力量很大 。
5个小组都已演唱完毕,评比结果将要揭晓,第一名究竟花落谁家?每个同学都在用唱歌的标准来衡量。这种引导同学们积极思考的教学方法也是课堂一大亮点!姜老师进行综合平衡后宣布:
第五小组:最佳进步奖
第二 、四组并列第一名
第一、三组并列第二名。
最后还有5位同学个人演唱展示。
同学们兴高采烈,群情激动,皆大欢喜,因为在姜超老师的课堂上,人人收获了丰富的知识,收获了无尽的快乐,收获了不断进取的信心和动力!
(声乐初级美声23409 潘仪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