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加强学校教学常规管理、稳步提升教学质量,我校于4月15、17、18日开展了以“规范教学、优化教法”为主题的校级公开课活动。为了总结经验、提升教学质量,5月9日下午召开了专题研讨会。校级督导、系部主任及开课教师参加了此次研讨会。
会议开始由3位开课教师代表介绍公开课的教学设计及开课体会。
梁纪光老师执教了《太极养生扇》一课,他认为:教师不只是传授专业技能,课堂上与学生心灵的沟通更是一种幸福感和成就感的获得,用自己的那份热情唤起学生的求知欲,激发学员学习兴趣,使学员积极参与到课堂教学中、配合探讨问题,提高教学效率。梁老师使用直观教学法(示范法)、分解法、重复练习法、分组练习法、集体练习法、同学互评、教师讲评等多种形式设计教学。课堂教学中,梁老师向学生讲清动作的名称、要领、做法、还着重讲解了太极拳动作的拳理拳法,尤其在练习比较复杂的动作时,通过口令提示的方式带领学员强化记忆,让学员做到循严渐进,行之有效。通过攻防含义的讲解来增强学习的趣味性和实用性;使学员明确自己对动作掌握的情况,知道自己对在哪,错在哪,以及如何纠正。从而增强学习信心,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及时点评提示还能给予学员充分的肯定和鼓励,如用“好”、“坚持”、“落髋”、“转腰”等,用一种肯定鼓励的语言,激励学员顺利完成动作。
朱莹琳老师执教了《小提琴:每当我走过老师窗前》一课,她将课堂设计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热身复习环节,考虑到学员刚开始手指没有状态,利用线下较为流行的运动歌曲,带领学员进行左右手分手活动。这种趣味的方式不仅帮学员快速进入学习状态,还很好的舒展了手指,避免手指拉伤。第二部分通过播放歌曲《长大后我就成了你》,引出主题,带领学员感受乐曲情感,引发学员感念师恩。随后朱老师演奏示范了本节课的学习曲目《每当我走过老师窗前》,带动学员阅读谱例,运用趣味乐理的授课方式,从谱号、调号、拍号、入手分析乐曲中运用的手型和节奏型。带领学员演奏谱例中的重难点。第三个部分带领学员共同演奏,并让学员总结收获,布置了练习任务。通过本次公开课,朱老师深深感受到一堂成功的公开课不仅需要教师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还需要具备熟练驾驭课堂的能力。同时,教师还必须处理好教学的各个环节,尊重学生的不同意见,鼓励学生自主学习。
孙霞老师执教了《形体步态:胯部训练、台步大小发力点训练》一课,孙老师以启发思维、激发潜能为核心设计教学:一、通过设计富有创意的导入环节,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中的集体舞吸引学员的注意力,并通过节奏、体韵、律动感受音乐节奏感锻炼协调能力。又通过欢乐跳跃的音乐及简单的律动操唤醒身体每块肌肉,为体形训练作前期热身。二、注重启发教学,通过提问、探究、触觉和运动等方式,激发学员的思考欲望,并通过辅助的小道具,比如:每人一张白纸夹在两腿之间,去寻找大腿内侧发力及收紧核心的要领,又比如让每个人去寻找“吹蜡烛”这一动作,寻找个体腹腔的变化;小棍子夹在胸腔后面,寻找开肩开背的感觉等等,将抽象的知识具象化,让学员更容易理解和接受。三、巧妙设计解决教学重难点。本节课中的难点部分是“胯”的运用,孙老师全程运用了“口传身授法”和“演示展示法”,分解细化动作,还加上形象简洁的语言归纳为“提送顶”,让学员容易记忆。本堂课的重点是步态练习中的拉大步训练,孙老师充分发挥教学的游戏法,准备了塑料长棍,让学员分成若干组,一起前后夹住棍子跨大步行走,激发学员好胜心,产生参与游戏的热情,人人参与,让每一个人都能学会和体验,完成学习活动。
随后,校级督导们根据分别对8堂公开课开课情况逐一进行点评并提出建议和意见。本次公开课,课型丰富,8节不同领域、不同类型的公开课;教师层次多样,执教者年龄层次覆盖老中青,有新加入的新教师(朱莹琳),也有在我校长期执教的老教师(徐思齐),还有教授级教师(胡学琦);听课面广,除了校系督导,系部教师也都积极参与到了听课中;受众广泛,远程学院与教务处紧密配合,不仅每节课线上直播,还拍摄了课堂小视频广泛宣传;流程规范,前期各系部积极上报公开课,确定任课教师(听说有些系部老师都要争着上公开课),再到教案的撰写,课前准备,课后有的系部还自行组织研讨。
高燕婷校长认为:“究竟怎样给老年人上好课”?这个话题对于我校来说依然是十分重要且十分及时的。一、全面认识、研究、了解老年教育课堂教学的特点。从教学目标的定位、教学时间的把控、教学环节的安排、教学语言的设计四个方面对教师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二、深入探讨、研究、把握老年教育课堂教学的策略。将知识型课程,技能型课程,知识技能兼具型课程三类课程的特证及教学注意点作了详细说明。三、细致琢磨、研究、创新老年教育课堂教学的技巧。以教师为主导、学员为主体、实践为主线、能力为目标,多种方式设计教学。
王亮伟校长从四个方面评价一堂公开课:教学目的的适同性,抓中间带两头;教学内容的适度性;教学的强度适中性;学员参与的广泛性。王校长对本次公开课给予高度评价,同时也对我校教学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教以潜心,研以致远。通过本次公开课研讨会,老师们对老年大学课堂教学有了新的认识与思考。在今后的教育教学道路上,老师们会继续深耕细研,更加深入地探索“规范教学、优化教法”的实践路径,切实提高老年教育教学质量。(督导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