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历早早的来到了2024年元月,这是我 们常州老年大学语文班本学期的最后一节课。今天吴老师讲的是张岱的《湖心亭看雪》。吴老师脸色微红,精神饱满,神彩奕奕。因为还有上网课的同学,他耳朵里塞着耳机,耳机线顺着肩膀垂下来。手里拿着教鞭,教鞭指在黑板投影上,抑扬顿挫地念 道: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 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 ……
为了让我们能深入作者的内心,对作者的情感有更全面的理解,吴老师又引出张岱的《明圣二湖》内的独特观点:将鉴湖比作大家闺秀,令人钦敬而不可亲近。湘湖比作待字未嫁的处女,羞涩而又腼腆。西湖比作曲中名妓,声色俱丽,倚门卖俏,人人可得而轻慢之。故春夏(盛年)则热 闹,秋冬(色衰)则冷落。并以此作为铺垫,把其他文人对西湖的赞美之词比作文人之狎妓。而作者张岱在“雨雪寂寥”时赏湖,展示出与众不同的情趣境界。全文共157个字,通过对逐字逐句的品味,使我们了解到作者的独到的视野和精妙的描述手法。“上下一白”,“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舟一介”,“人两三粒”准确生动地描绘了皑皑白雪中西湖的独特魅力,非前人可比。及到亭上后,发现两人铺毡对坐,有童子煮酒,二人大喜,把作者拉去强饮三大杯。此处的“强饮”二字似乎点明,作者心有介蒂,本欲独享的西湖雪夜美景,竟被人分享了。然而,仔细研读,发现并非如此。下船后,通过舟子的喃喃:“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可以看出,作者还是把两个金陵人引为知己和同道。只是因为朝代交叠,时局风云难测,人人只求自保,不便深交。更有“问其姓氏,答金陵人,客此”的答非所问作为佐证,说明当时人人谨小慎微,如临渊旅冰的险恶政治环境。
不知不觉中,一节课快要结束了。吴老师用粉笔在黑板上写了个大大的“痴”字,转过头来, 一改平时的严肃,笑嘻嘻地说道:常州人说人“痴”,习惯用一个婉转隐讳的说法……接着用教鞭点着去数“痴”字的笔画:“1.2.3.4…13”。“十三点”,吴老师笑得满面红光,俏皮地说道。
同学们大多是常州人,自然心领神会,一时左顾右盼,互相对视,会心地笑着。我的同桌望我一眼,笑容里透着几份骄傲。我也一起笑,而且笑出声音来。真是妙不可言呐,竟有如此新奇的说法,我兴奋得差不多要失态了。
这个学期最后的一节课在笑声中结束。热烈的掌声过后,淡淡的离愁悄然地飘来,在教室里游荡。同学们互道珍重,一遍又一遍,久久不愿离去。
我2015年来到常州,在这九年的日子里,很多时刻都让我感受到震撼和惊喜:这里有高大宏伟的建筑,清洁宽阔的街道。行色匆匆的年轻人愿意停下脚步,点开手机百度为你指路,操着常州普通话的退休赋闭者,可以和你讨论俄乌冲突和中东局势。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更是让人赞叹:西瀛里的古城墙巍峨屹立,淹城古遗址述说着遥远的过去,人民公园塑有常州的人文始祖季扎的塑像,天宁寺的十三层宝塔耸入云霄,此刻正有牡丹怒放着的东坡公园里,康熙爷御书着“坡仙遗范几个大字。青果巷古香古色,走出了多少风云人物,大运河绿岸碧水,悠悠流消 了两千年。
我现在就生活在这座城市里,2023 年9月 进入常州老年大学文史系,受教于吴崎松老师。常州圆了我的大学梦,令我重返学生时代,给了我第二个春天。这儿有相亲相爱的同学,有博学风趣的老师,是我的第二故乡。
常州老年大学,教我如何不想她!
(文史语言系 龚运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