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老年大学欢迎您!
栏目列表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展示、交流>>学员风采>>文章内容
龙年第一游
发布时间:2024-03-11    点击:    来源:原创

  蓝天白云,晴空万里,天气不错,心情如画。在这春暖花开的时候,常州老年大学,文史语言系地方史游学团,在张浩典老师策划指导下,迎来了龙年第一游,开展我在化“龙”巷等你主题。老年同学们沐浴在温暖的阳光下,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他们或三五成群,或两两结伴,在春光里徜徉,享受着春天的美好。参观——近园,常州龙文化展览。

  常州的化龙巷由来于一则神话传说。传说早期这一带人丁稀少,附近有一位老人去世,其子请风水先生在巷口玉带河边选定坟地,殡葬棺木。风水先生私下叮嘱,此处乃龙地,老人下葬三年后,会化龙升天,但一定要到期方可动土查看。然而,由于人言纷纭,其子未至约期便挖土探看,只见其父已满披龙鳞,但未成全形而化为白光遁去。因此,此地被人们称为“化龙地”,这条巷子也因此得名为“化龙巷”

  常州近园,又称静园或恽家花园,位于江苏省常州市长春巷的常州宾馆内。这座园林环山绕水,南北长80米,东西宽64米,虽面积不大,但构思奇巧,浓缩了明清园林的精华,是江南地区最具清初明末风格的园林。近园的创建者是清顺治年间的进士杨兆鲁,他在清康熙年间买下此地六七亩废地,经过五年的经营相度,建成了这座近似乎园的园林,并命名为近园。其后,近园数易主人,经恽氏修葺后,又改名为静园,亦名恽家花园。近园不仅是常州地区现存建造最早、保存较为完整的古典园林,也是具有明末清初古典园林风格的珍贵实例,是江南地区最具清初明末风格的园林之一特别鸣谢:近园的管理人员开启西野草堂之门,方便进入参观。

  部分同学参观了位于十子街的恽氏顾宅、省文保单位吕思勉故居和市文保单位恽代英住地和恽代英生平展。

  龙年指的是中国农历中与龙相对应的年份。在中国传统文化中,龙是一种具有重要象征意义的神话生物,它通常被描绘为长有鳞片、有角、有鬃毛、能腾云驾雾的神秘生物。龙在中国文化中象征着权力、尊贵、吉祥和力量,是吉祥的象征,也是帝王权力的象征。龙文化在中国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可以追溯到古代的图腾崇拜。在中国古代,龙被认为是掌管雨水、河流和海洋的神灵,与农业生产密切相关,因此受到人们的尊崇。龙还被认为是吉祥的象征,能够带来好运和繁荣。在中国历史上,龙还与皇权紧密相连。皇帝被认为是“真龙天子”,身穿龙袍,坐龙椅,使用龙床,甚至龙也成为了帝王专用的标志。此外,龙还出现在中国的各种艺术和文学作品中,如绘画、雕塑、建筑、文学和戏剧等。龙作为中国十二生肖之一,具有丰富的象征意义和深厚的文化内涵。中华民族自称作龙的传人,常州也称为"龙城"。在距今5500年前的青城墩遗址出土有"江南第一龙",由此开启了常州数千年的龙文化传承。传统建筑、古桥、古井、石碑等不可移动文物以及玉雕、铜器、瓷器、服饰等馆藏文物,从中提炼龙文化元素,以精美的图片展现常州地区龙文化丰富的表现形式,讲好常州也有一些玉器、瓷器、陶器、金银器、服饰等与龙文化相关在常州,从地名到塔名,从屋顶装饰到造园布局,从龙亭、龙井到龙井亭等诸多传统建筑中,龙元素及龙形象的运用甚为广泛。在中国民间传说中,龙是最有神奇力量和神秘色彩的神兽之一,特别是龙与水的关系是密不可分的,被视作可兴风雨的神灵。作为江南水乡最具有标识性的文化符号,古桥上的龙文化元素较为丰富,比如庄城桥、五洞桥、文亨桥上的龙头桥耳;舍头桥、彩虹桥、兴隆桥拱券内龙门石上的"双龙戏珠",还有不少以"龙"命名的古桥。古桥的龙形象雕刻威严、庄重,往往都有祈求平安的吉祥寓意,历经岁月洗礼后更显古朴。一座座古桥形似大小游龙,卧居水面之上,互通往来。无不体现了“龙城”常州的精神物质和城市底蕴。在这个美好的春天里,老年同学们不仅欣赏到了美丽的风景,还了解化龙巷,及近园的历史故事,更加了解龙的文化传承。部分同学们还参观恽代英故居。增进了彼此之间的友谊。大家一起度过了一个难忘的时光,为龙年的生活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游学团学员陆全妹感言:常州市老年大学是一所长知识,欢乐的大家庭,尽情享受课堂聆听乐趣!大自然旳美景!人文历史的追索!增进了解常州历史名人的兴衰!张浩典老师辛苦了!学生不会忘记!

  (文史语言系 薛孟华)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友情链接:

    主办单位:常州市老年教育发展中心(常州老年大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学校地址:常州市钟楼区健身路9号 电话:0519-86809150,0519-86809170 传真:0519-86809170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