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老年大学欢迎您!
栏目列表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展示、交流>>学员风采>>文章内容
留住常州记忆
记一场“谈常州,话古今”读书会
发布时间:2024-01-02    点击:    来源:原创

  随着城市现代化进程的推进,城市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现如今的常州城满是林立的高楼大厦,宽阔的马路上人来车往,川流不息,目及之处无不洋溢着浓浓的现代化气息。与之相对应的是,随着城市的变迁,人们脑海中关于老常州的历史记忆却在逐渐淡化和忘却,而人口流动则进一步加剧了这一现象。记得二十多年前,读小学的女儿曾说过,班上即使是土生土长的常州同学也很少愿意开口讲常州话,怕讲不好惹人笑话。常州话境遇如此,更不用说老常州文史了。长此以往,常州的悠久历史及灿烂文化又如何实现代代传承,境遇岂不堪忧?所幸的是,除官方机构,还有民间爱好者在积极行动,如担任“谈常州,话古今”读书会的蒋老师之流。据《常州民间歌谣集成》一书总序中记载,2012年以来,常州民俗文化研究学者勤奋耕耘,出版了“常州民俗文化丛书”共五辑三十种,为传承常州地方文化作出了巨大贡献。

  阳历新年即将来临之际,在大雪过后的一个晴暖日下午,经原老年写作班的同学热心牵头、多方协调安排,由校英语班几个英语角好友为主组成的一个八人学习小组来到了位于新北区典雅商务广场“七碗茶”茶室,开展了一场以“谈常州,话古今”为主旨的读书会。

  刚一推开大门,店主欧阳便率先笑脸相迎了。长长的茶几后边,原本端坐着的今日主讲眼镜老师——在市某机关任职的蒋某见我们一行人进门,也起身热情地打招呼。一杯清茶暖手,闻着馥郁的茶香,一场别开生面、令人获益匪浅及难忘的读书会便开始了。

  开场由主客双方作简单介绍。据店主欧阳介绍,店名“七碗茶”乃取自被称为“茶仙”的唐代诗人卢仝的《七碗茶诗》(《走笔谢孟谏议寄新茶》一诗中的节选)。相传,当时正身处逆境而隐居中的卢仝在一次喝了七碗由好友常州刺史孟简(诗人孟郊之叔)寄来的阳羡(现名宜兴)新出贡茶紫笋,一时间念及朋友之谊、自身的宦海浮沉不得志、茶农一年劳作的辛苦,因而有感而作《走笔谢孟谏议寄新茶》。听罢欧阳介绍,心下不禁佩服蒋老师选址高明,读书会尚未正式开始便与常州人文历史联系上了。接着,曾当过播音员的蒋老师开始一展身手了。话题由到会者的姓氏引开说起:讲常州出皇帝最多的齐梁王朝;讲明朝的南北直隶之分(以北京、天津、河北大部分及河南、山东小部分为北直隶,江苏、安徽和上海部分地区为南直隶);讲明朝常州的“薛、白、杨、唐”四大家族;讲常州恽氏家族与司马迁的关系,讲常州的南北恽之分(北恽以恽代英为代表,南恽以恽南田为代表);讲常州出状元最多的家族——民元里庄家;讲赵翼后代、千古奇才赵元任的事迹;讲常州史上元军与清太平军两次大屠城;讲清雍正年间常州府的变迁(由1府5县到1府8县);讲青果巷地名所存在的争议;讲常州地方语的变化与尖音与团音的辨识等等……凡此种种,讲解的内容有许多是我们此前闻所未闻的,且信息量巨大,不胜枚举。一时间,众人的思绪随着蒋老师的讲解在从齐梁朝代到如今的3000多年间反复纵横跳跃。聊到高潮处,兴致所至,蒋老师声情并茂地朗诵起了余光中的《乡愁》和孟郊的《游子吟》等诗词和文章片断,随即又用常州吟诵方法再吟诵一遍《游子吟》。朗(吟)诵时的声量时高时低,时急时缓,绵柔悠长。专业级的表演极具感染力,尤其是用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的常州吟诵法吟诵《游子吟》时,慈母对爱子远行的依依不舍和游子的拳拳之心表现得淋漓尽致,引得店堂内爆发出一阵阵喝彩。曾听说过“宁听苏州人吵架,不听常州人讲话”,这一刻我为常州话感到骄傲。

  三个多小时的时间在不知不觉中流逝。告别了“七碗茶”,我们来到了蒋老师的私人馆藏处——苔岑吟。一进门,便被眼前一幕震惊到了:只见两开间储藏室内的书架上、桌上、地上堆满了各种收集到的文物及《北港记忆》和《常州名人传记》等出版物,墙上也挂满了常州名人墨宝,整个屋子显得凌乱不堪。蒋老师对此却毫不在意,一边招呼我们入座,一边按着自己的思路,精准地从不同的地方挑了几件文物摆放在桌上,并向我们作一一详细讲解:其中有1913年出版的“武进县全图”;有从日本淘回的由大阪每日·东京日日特派员摄影汇编而成的“第十三辑支那事变画报”,上面记载有常州、苏州等城市被日寇占领时的影像资料;有已经泛黄、边角有破损了的登载着民国时期特大冤案——“褚凤娣惨死的前因后果”一文的旧报刊;有封皮已显得有些发黄破旧的省常中、市一中及市二中的校刊及毕业生签字本;有民国由丁治磐省政府主席颁发给常州最后一任县长陈大拔的任命书等等……这些史料再现了常州曾经的荣耀与耻辱,青年历史名人满怀的豪情壮志。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类资料越发难以收集到,有的甚至可能已成为了孤本,因而也就显得弥足珍贵。经过交流,方知蒋老师从大学生时期就开始了收集常州文史有关的资料至今。近些年来,业余时间除了收集文物外,蒋老师还积极致力于常州文史的研究与宣传,编撰了多部书稿并多渠道对外发表,如《中吴》杂志、“长三角文化论坛论文集”、“2022年度首届江南名门望族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人文常州”书刊等,最大限度地扩大了宣传面,以期助力提升常州影响力,激发常州人的自豪感和文物保护意识、热情。以蒋老师父女新近合作出版的寸余厚一本《常州民间歌谣集成》为例,其中记录在册的曾流传于常武地区的歌谣就达393首,分 “生产劳动歌”、“时令购物歌”、“生活俚谚歌”、“情歌与苦歌”、“生活仪式歌”、“童谣与儿歌”、“时政评议歌”共七大类,内容涵盖了老常州人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浏览曲目,发现其中绝大部分歌曲已不为“老常州”们所熟悉,收集难度之大、花费的心血之多由此可见一斑。谈及今后,蒋老师希望退休后能有大把的时间来将收集到的文物进行归类整理,以便可以让更多的人能够由此了解这些值得老常州人记忆与骄傲的宝贵文史。

  蒋老师热心举办的此次公益读书会,让我们有机会了解到老常州的一段波澜壮阔的历史和许多名人轶事,也让其多年心血收藏不致有“养在深闺人不知”之憾。本场读书会包含的信息量巨大,文中所涉及不过其中之一二。窥一斑而知全豹。由此可见,为留住常州记忆,蒋老师无论是时间、精力和资金都付出良多,一颗爱家乡常州的拳拳之心令人感动。一场读书会的所闻与所见,让我们感触颇深。可以说,蒋老师业余收藏和创作的文史资料,已经成为了地方文史的一种补遗,丰富了地方文史宝库。蒋老师之举,可谓功德无量!期待有更多的人参与进来,共同为留住常州记忆而努力。

  冬日里,一场“谈常州,话古今”读书会温暖了一群人的心,也种下了一粒种子……

  (文史语言系 朱丽华)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友情链接:

    主办单位:常州市老年教育发展中心(常州老年大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学校地址:常州市钟楼区健身路9号 电话:0519-86809150,0519-86809170 传真:0519-86809170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