匆匆“一刹那,一瞬间。每一刹那都有它的意义和价值。全文线索,交代时间流失之快。表达了作者对虚度时光感到无奈和惋惜,揭示了旧时代的年轻人已有觉醒,但又为前途不明而感到彷徨的复杂心情。
“去了”“再来”,“枯了”“再青”,“谢了”“再开”,自然界中的时间,让无形的时间变得有形。“但是”转折。“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往呢?”,解释说明,自然界的时间联想到人生时间无回。“偷”“那是谁?”“藏”“是他们自己逃走了吧:现在又去了哪里呢?”,设问四个问号,看似发问,实际表达对时间一去不复返的无赖和留念。
“他们”指命运生命。“八千多个日子已经从我手中溜去,”实际作者当时才二十四岁,他却觉得半辈子已过去了。“像针尖上一滴水滴在大海里,”“针尖”指生命中一刹那,意义就是指人生。“大海”比作人生时光。“没有声音也没有影子。”没有充实,反醒自己,对自己二十四年光阴过去苛刻,引起读者对时光的珍惜。“我不仅头涔涔而泪潸潸了。”比喻加对比,表达了作者对过去二十四年光阴无所作为愧疚和悔恨。
“尽管去了”对生命释怀。“尽管来着”珍惜来的。“去来”此刻现在,“又怎样地匆匆呢?”,此刻的时光。“早上”一天的时光。“射进”时间悄悄流失。“他有脚啊”形容词,“挪移”拟人,把时间拟人化。“茫茫然跟着旋转。”对自己有种批判,糊里糊涂的自己浪费了早晨的时光。“过去,默默时”指发呆时间。“便从凝然的双眼前过去;我觉得他去得匆匆了,伸出手遮挽时,他又从遮挽的手边过去;”形成了排比,增加自己在无形的浪费时间。“伶伶俐俐”拟人修辞手法。“跨过”“飞走了”将时间人格化。“又溜走了”悄悄不易察觉。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要在乎现在。“又”“闪”将顺序从早到晚具像化的修辞手法,形象化的语言描写
“逃”“千门万户”指大千世世界的我,也形容世界。“能做什么呢?”能否给我们一个建议,我们该怎么办?“只有徘徊罢了,只有匆匆罢了。”指已经过去了。“如轻烟,被微风吹散了,如薄雾,被初阳蒸融了。”意向化,描写时间如轻烟,如微风,如薄雾,时间为抽像化,让珍惜每一刻时间。“痕迹呢?痕迹呢?”指成绩和作为,过于贬低自己。“我赤裸裸来到这世界,转眼又赤裸地回去吧?”作者写第一个“赤祼裸”表示出生时,光着身子,一丝不挂的意思。第二个“赤祼裸”表达作者写出没有做出任何成果,无所作为,什么都没留下。通过这样感叹,表达作者对时间的留念。
“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设问句,引起重视,珍惜时光。
朱自清,江苏扬州人。散文家、诗人、也是学者,民主战士。他的创作以散文_成就最高。 《匆匆》写于1922年3月,恰逢“五皿运动”落潮期。当时的“五四知识青年”忙于救国,追求进步。他们备受当时政治环境压迫,却没有停止追求进步的脚步;他们苦恼徬徨,却在冷静的沉思后,继续追赶人生的路。“五四”运动落潮的现实情况让朱自清失望,但作者在徬徨中并不甘心于沉沦。朱自清站在他的“中和主义”立场上,执著地追寻与追求。
(文史语言系 田丛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