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怀着“人生能有几回搏”和“只争朝夕”的自我挑战精神。12月2日下午3时许,常老大长笛22313班20多位学员,优雅自信地站在了“乐享银龄,展示风采”——常州市第十二届老年春节联欢会钟楼区海选的舞台上,深情悠扬地吹响了经典名曲《这世界那么多人》,顿时满场飘荡着笛声的柔美旋律…
早在11月2日,班群就上传了“关于举办常州市第十二届(中国人寿杯)老年春节联欢会的通知”,学员们也是纷纷响应,隔日20多位学员就以:常州老年大学长笛社团的名义报名参加海选,并认真投入准备工作。
为了更好地展示中老年人精彩的文化生活和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广电《金色年华才艺秀》栏目,特意为长笛班制作一期短视频。11月13日上午9时许,参演的学员们陆续从各方如约齐集市民文化广场,当日突如其来的寒潮袭人,身着单薄演出服的老年学员们,本着高度责任心,毫不畏惧,积极做好预演准备。接着彩排在实景中一遍又一遍拍摄,宽阔的广场上实时回荡着抒情的长笛声,长裙也随令人发颤的寒风中翩翩起舞。间息中有同学忽然高歌:你就像那冬天里的一把火,雄雄火光照亮了我…,顿时大家精神振奋,歌声高起,欲以激情驱散寒意。是啊: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没有人能随随便便成功。就这样,为了集体的荣誉,大家顶住了严寒的侵扰,顺利完成了录制程序。彩排后,记者还分别采访了老师,班长和一位学员,在被问及如何规划退休生活,这位学员也道出了他的真切感悟:“满足一点兴趣,增添一点乐趣”,“人生一甲子,风雨已流逝;余生甚可贵,风采正当时”。临在分别时,记者对长辈学员们在寒冷中积极乐观的笑容表示印象深刻。
11月22日,随着《金色年华才艺秀》长笛短视频的上传,众多各类专业的班群也纷纷点赞转发,当日常广电都市频道晚7点40分《生活369》也电视播出了,一时间,这条以师生用朴素的语言交谈学习,交谈笛缘,交谈人生贴近生活接地气的短视频,对其中“因为热爱,迎难而上,努力过后,乐音绕梁”,“退而不休,夕阳无限好”,“不断充实自己,共同努力”的真实体会,引起了广泛共鸣,产生了积极的社会效应。隔日,该短视频由常州以“年逾花甲不负热爱,奏响美妙长笛之声”为题推荐,被中宣部“学习强国”平台所录用,紧接着本市多条公交和地铁车厢也循回播放该短视频。面对如此惊喜连连的反响,长笛班的师生们也是被无形振奋着,激励着,大家深刻体会到了:因为兴趣,所以缘聚;因为喜欢,所以热爱;因为热爱,所以坚持;因为坚持,才有机遇,而机遇往往就是留给有准备的人。就是在此刻分享快乐瞬间,同学们也释然了平日勤奋所付出的累,暗涌着“有你的鼓舞,我才能不断地超越…”的不竭动力。常言道:“是金子总会发光”,然事实上,是金子随时发光,人生的精彩,不只在于轰轰烈烈的火红年代,也存于日常平凡生活不经意的瞬间,令人难忘。
11月23日上午课前,施书记不期莅临长笛班教室,他首先对才艺秀短视频被中宣部“学习强国”平台录用,表示热烈祝贺,称它为学校增添了光彩,对在坐多才多艺学员们在寒风中展示出来的良好精神状态给予了点赞;其次,他就生命不仅要有长度(自然寿命),更要有宽度(生活质量,情趣陶冶,幸福指数)和学校致力于《生命幸福课》开设的愿景进行了畅谈;最后,他强调好学生遇见好老师的重要性,老师真心实意言传身教,学生努力学习,克服接受,记忆,协调等方面退化的不利因素,双向发力,不断取得进步,真正收获:老有所学,老有所乐,老有所为。施书记的讲话赢得了在场同学们的积极掌声。
纵观长笛班近三个学期,同学们以笛为友,增进友谊,提高笛技,个中辛苦,感同身受,大家也十分珍视学笛的心路历程,之所谓:人为什么爱上路,是因为可以欣赏沿途的风景。同时也坚信:只要“眼中有光,心中有火”,就一定能迎来“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长笛班有现在的成绩,离不开常老大各级领导的关心和支持;离不开潘老师精心的授课辅导,耐心的答疑解惑,热心的人文关怀;也凝聚有沈班长,李同学,邓同学,刘同学,朱同学,王同学等众多同学在提供教学视频,资料,排练等方面的无私奉献,在利用业余时间克服困难,勤学多练过程中互帮互助,相互鼓励,渐趋协调,实现同频共振;更有热心的曲老师始终想方设法提供练笛的条件和机会,扩大长笛影响力,促进着班级与班级,班级与学校,班级与社会等多方面的广泛联动,发挥着纽带与桥梁作用,正因如此,同学们的学习热情得到了大大提升,也积累了可贵的临场实战经验。
诗人说:“冬天到了,春天还会远吗”?“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用它去寻找光明”。的确如此,长笛班的师生们正满怀豪情,努力在未来的期待和探索中,不断勇毅前行,奋力谱写伴亭长笛演奏金色年华的青春之歌。
(器乐系 长笛22313班 胡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