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去年开始我们跟着魏老师学习“走进国学”,同学们无不为魏老师厚实的国学知识所折服,历史人物的典故、文人轶事张嘴就来,还常被魏老师讲课的诙谐和幽默逗得大笑,生动贴切的类比加强了学习的认知深度。
魏老师11月24日开始讲《齐人有一妻一妾》,它节选自《孟子·离娄下》。初看这篇文章的题目,以为是什么批评古代不合理的婚姻制度呢。在魏老师的层层剖析下才知道这是《孟子》里的经典之作,是一则寓言,并非晦涩难懂却有很深的内涵。
寓言故事情节并不复杂:
齐人有一妻一妾,同处一室,齐人经常是吃饱喝足才回家。妻子问他与哪些人在一起吃喝的,丈夫说的都是富贵之人。(讲到这里,魏老师说他是跟张经理、王老板、李科长......都是大款、大腕等大人物们一起吃喝的,惹得同学们不禁笑了起来)。妻子不禁起疑,怎么就不见这些显贵人物来呢?于是她把这个想法告诉了妾。并且跟她说哪天我要在他不知情的情况下远远地跟随他,看他究竟是到哪里、跟谁一起去吃吃喝喝的。
第二天早上,妻悄悄地、远远地尾随丈夫,她却看到在城市里没有一位站住脚跟他打招呼的人。最终她丈夫居然走到了东郊的坟地里,来到祭扫坟墓的人跟前,讨要残菜剩饭。如果还没吃饱,再东张西望地走到另一处去讨祭品吃喝。妻子一下子明白了,原来这就是他吃饱喝足的办法。
妻子回去后就把她今天看到的情况告诉妾,说:丈夫是我们女人所仰仗着托付终身的依靠啊!不想竟是如此。于是与妾一起嘲骂她们的丈夫,并在庭院里相对而泣。此时,丈夫还不知道妻子已经知道了他的行踪,洋洋得意地从外面归来,又在妻妾面前吹嘘起来。
君子看来,某些人所用的乞求升官发财的歪门邪道,能不使他的妻妾都感到羞耻而哭泣的是太少啦!
这篇文章里,作者生动地勾勒出了一个既没本事又死要面子,爱吹嘘、吃着坟地里祭品的可怜虫的猥琐形象,内心极其卑劣,外表趾高气扬。极富讽刺意味的寓言,讽刺了那些毫无廉耻、不惜卑躬屈膝、弄虚作假、不择手段追求富贵的人,这些人最终连他的亲人也看不起。
我当时不理解最后一句:“有君子观之,则人之所以求富贵利达者,其妻妾不羞也,而不相泣者,几希矣。”认为既然丈夫能追求富贵利达,也能夫荣妻贵啊,为什么妻妾还要感到羞耻和相泣呢?就在群里发问,请教老师和同学们。
同学们各抒己见,下一课时魏老师做了解释,原来,在古代,人是有阶层区分的,在人的边缘,如果既非最穷的人,但又想跻入富人阶层,在虚荣心的驱使下用种种不正当的手段来取得想要的东西,这里有心酸,也有无奈,以致使妻妾们蒙羞、相泣。
在当今社会,这个寓言也很有指导意义,告诉我们,要想有好的前途,要想成就一番功业,必须通过努力奋斗才能得到,用不正当的手段来攫取,只能落得个既要自己成为多面人,还要被家人耻笑,全家都悲哀。
(文史语言系 马光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