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辅导员陆老师问我两个问题;一,我是抱着怎样的心情学油画的?二,画这幅画是如何入手的?我当时并没有在意,现在我在此一并聊一聊。
我是上世纪的50后出生的,再过一年也奔70了。和班上许多同学一样都是打小喜欢画画,由于各种原因没有机会系统专业地学习画画。我们的童年学生时期物质和精神生活极度匮乏,加之十年动乱断断续续勉勉强强地读完高中,因而自嘲:被耽搁折腾的那一批,我们儿时的兴趣特长和梦想都在那个年代被埋没和葬送。
如今,退休了也已年近古稀,有时间,有小钱,买些画材和习画书籍资料已不成问题,于是就想圆过去的那个梦;画画,画油画。
老年学校要办油画展了,而且要求每个学员都要有作品参展。我在高兴之余也有些忐忑,自从去年报了油画班学风景油画已经一年有半,自己也实在拿不出满意的画作,很是尴尬。后来通过同学们的指点以及章老师辅导,最后我还是如愿画出了自感满意的习作和效果,这让我十分高兴。我又向陆老师报名参加了布展活动,使我有机会近距离长时间地观摩许多同学的优秀画作,让我大受启发,激励我坚持下去,努力跟章老师和同学们一起学习。一分耕耘一分收获,认准这个理:“用心做了,成与不成都是精彩”。
上世纪八十年代看过王式廓素描《血衣》,陈丹青的油画《西藏组画》和罗中立的《父亲》,让那时的我心灵受到剧烈的震撼,作品强烈的视觉冲击力至今仍然记忆深刻,我便在那个时候喜欢上了油画。而现在我居然实实在在地在常州老年大学学油画了,还有专职的美术教授授课,常州老年大学成为我们老有所教,老有所学,老有所为,老有所乐的大学堂,大家庭。
通过这次参加学校的美展极大地激发了我的学习热情,我要向同学中的前辈九哥、张厚国学习,坚持学下去,跟着章老师持之以恒地写生,再写生。
谢谢常州老年大学,谢谢学校领导,谢谢陆老师,章老师,谢谢给我帮助的各位同学。
(书画系学员 黄建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