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十一岁满头银发的贾阿姨,是我青山湾花园小区的邻居。平时早晚晨练,散步时,我很喜欢与这位慈善和蔼的长者聊天。最近,我们田家炳初中百年校庆活动即将举行,闲聊中居然发现这位贾阿姨竟然是我校的前身——贫儿院时期的学生。
一九三三年出生的贾阿姨,兄弟姐妹众多,但是她从小就渴望读书学习,适逢当时我们常州城里有一批社会贤达伍琢初等人,捐资赞助建立了贫儿院,经考试合格入学的贾阿姨,在这里免费读了四年书。后因家境所迫,她十三岁时就进入纺织厂做童工。由于她手脚麻利,纺纱挡车的活干得出色,计件管理讲效益辰光,她的收入竟然是同事的一倍多。她靠自己的勤劳苦干,帮助家人维持生计,还重建了因日寇毁坏的住宅,还清造房子所借的高利贷。新中国成立后,识文断字能写会算的她,被调入财务科工作。当时生产一线,干活麻利的人收入颇高,但是贾阿姨因为接受了 “让工人阶级当家做主,参与管理”的使命,一点也不计较个人得失。后来又因工作需要调入市税务部门工作,那时到机关工作也很不“实惠”,但是她还以大局为重,充分发挥自己在财务方面的管理才能,兢兢业业地在自己的岗位上一直干到退休。
如今,这个曾经为社会恪尽职守,为家人尽心尽力的贾阿姨,享受着国家丰厚的养老待遇,儿女们嘘寒问暖的至爱亲情。所以她对晚辈学子们的殷切期望是“现在好好读书,将来做社会有用之人!”满头银发的她,爱在洒满阳光的客厅用里用放大镜浏览一些报刊杂志,尤其爱听国际新闻。能有如此安逸幸福的晚年,不亦乐乎!
(文史语言系 沈建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