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老年大学欢迎您!
栏目列表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展示、交流>>学员风采>>文章内容
江山留胜迹 我辈复登临
发布时间:2023-11-22    点击:    来源:原创

  2023年11月11日,常州老年大学金秋诗社诗友开展“镇江访古揽胜”诗教文化活动。

  诗社指导老师颜正源率诗友攀登圌山。

  参访诗友,情休兴足,诗教趣浓,劳累抛边,勇于攀登,游览文化底蕴深厚的圌山、绍隆寺、西津渡三古胜地,心灵震感,诗性喷发,提笔成章,诗词作品,成果展示。

  颜正源

  圌山龙脉今何在?(七绝十首)

  其一,龙舌—一方活土

  古寺珍藏活土奇,

  万年涌出湿漓漓。

  观音下界收龙舌,

  正是滔滔江海移。

  (注:一方活土,又称突土,乃古之息壤,在绍隆寺观音殿中。宋代僧人发现此风水佳地,并在圌山—五峰山建寺。)

  其二,龙眼—一眼泉水

  山中龙眼知何处?

  菩萨双泉白水明。

  挥笔点睛推玉局,

  灵魂出窍世人惊。

  (注:龙眼在古寺龙井亭中,本名菩萨泉。玉局,指苏东坡。)

  其三,龙珠—一座奇山

  横山一卷馒头状,

  闪闪龙珠庙外悬。

  遥见日光平射处,

  云开雾散露婵娟。

  (注:横山,乃圌山丘陵之余脉。)

  其四,龙嘴—一道门墙

  古庙门墙八字开,

  一张龙嘴落尘埃。

  天时地理安排巧,

  千万游人涌进来。

  其五,龙鼻--一块悬石

  峭壁千寻巨石悬,

  高扬龙鼻气冲天。

  飞禽草树无踪迹,

  散落纷纷化小仙。

  其六,龙角--两棵古树

  荚皂榉红双木古,

  枝枝硕壮上高天。

  果然龙角峥嵘出,

  不是凡间轻易搴。

  其七,龙须-一段石阶

  白石千钧阶级铺,

  莫非飘洒化龙须。

  攀登香客依依上,

  不觉云端有九衢。

  其八,龙身-万叠丘陵

  丘陵万叠压龙身,

  一塔圌山费苦辛。

  总有桑田沧海日,

  升天飞舞雪鳞鳞。

  其九,龙尾-千堆江浪

  大江东去千堆雪,

  龙尾轻浮浪作妖。

  直见沙洲南北涨,

  有朝一日复逍遥。

  其十,龙地-一座古刹

  绍隆古刹冥幽地,

  一水一山龙脉存。

  清帝秦皇俱往矣,

  今朝吾辈短长论。

  (注:清帝,康乾祖孙两代。)

  杨企南

  登圌山

  一去江边四五峰,

  参天古木躍䓤茏。

  报恩可见浮图塔,

  射日犹留箭洞踪。

  远水迢迢才绕嶺,

  晨风嫋嫋又鸣钟。

  圌山紫气青牛道,

  便引骚人仰首恭。

  注:报恩塔:明代吏部尚书陈观明为报答乡人之恩而建。箭洞:传说后羿射日时箭偏穿山腰而成。

  周伟

  《访西津古渡》

  江水曾经共一天,

  汹涌浪起覆商船。

  慈航渡济观音拜,

  后验长虹彼岸连。

  《访绍隆禅寺》

  悦耳钟声欲得仙,

  林深僻处觅幽禅。

  尘喧隔绝烟萝外,

  顶拜虔诚菩萨前。

  龙脉蜿蜒藏净土,

  莲池潋滟涌清泉。

  人间凡事何须问,

  嗜古推求忘岁年。

  丁元昌

  《游西津渡》

  心仪千载瓜洲渡,

  车驾寒秋到润州。

  青石板镶轮辙印,

  女儿墙托月牙浮。

  云台阁下稀船客,

  游艇仓深满酒楼。

  江海横流无有尽,

  桑田何处不归舟?

  《圌山感恩塔》

  层层叠嶂峰峦翠,

  宝塔巍峨云彩间。

  耸立春秋半千载,

  感恩情愫满青山。

  《谒金门——圌山行》

  秋风足,更有数峰墨綠。槛外长江如意玉,鸥帆相逐鹿。

  深处台阶丛竹,漫浸寺钟林郁。范蠡西施寻荫谷,圌山溪採菊。

  汪玲

  (一)圌山游

  栈道凌空百丈悬,

  山岩瑞气溢香烟。

  巍峨古塔江边峙,

  戏谑秦王罔锁仙。

  (二)西津渡感怀

  老巷花砖隐旧痕,

  晶玻透视有渊源。

  长江活水驳船疾,

  廊榭码头商贾喧。

  亘古岸关多谷廪,

  于今栈铺满楼园。

  西津傲立祯祥在,

  后彦仍牵故国魂。

  陈海明

  游西津渡

  冬到江南却似秋,

  西津渡口尾师游。

  青砖黛瓦营浮世,

  老戏新歌唱别愁。

  骚客围吟碑上韵,

  衰翁遥指日边楼。

  欲寻畴昔繁华景,

  细看遗街小码头。

  西津渡重游感怀

  西津古渡旧曾游,

  再至昭然霜满头。

  道畔凉亭犹接纳,

  铺中故友已归休。

  人生不似青山固,

  岁月亦如江水流。

  抬望夕阳无限好,

  莫因天暮动悲愁。

  过镇江绍隆寺

  润州何处觅禅宗,

  除却金山有绍隆。

  一座香炉同塔肃,

  千秋佛宇共圌雄。

  晨钟荡荡惊飞鸟,

  暮鼓沉沉度玉虹。

  归返再三思释语,

  不忘四大尽为空。

  一、登圌山

  今上圌山京口东,

  三千阶陡试登功。

  来回双腿不曾歇,

  七十年耆力未穷。

  二、题圌山

  京口圌山守要冲,

  巍巍万古翠衣浓。

  只知借地撑天稳,

  不夺桥名恨五峰。

  吴小军

  圌山

  江边卧巨龙,山势入云峰。

  蹬道千阶客,岩崖万壑松。

  林深藏寺庙,地险扼关冲。

  瑞气升腾久,名传嬴政封。

  注:圌山,因赢政担心此地瑞气产生新帝王,必须把瑞气关起来,故赐名“圌山”。

  绍隆寺

  山深藏古刹,造化秀通神。

  舍利珠光耀,菩提贝叶新。

  哑钟开凤觜,活地鼓龙鳞。

  鸟啭僧窗净,梵音离世尘。

  孙佩华

  登圌山、瞻报恩塔

  一早数霜阶,层层盘断崖。

  登临为还愿,孝道尽盈怀。

  髙惠芳

  《西津渡踏古寻芳》

  捷足登京囗,西津访小山。

  千年南北渡,一揽众芳颜。

  蔡安石

  追忆西津渡

  古渡寻幽瞬数年,

  回眸江上水连天。

  泥沙淘尽奔何往,

  大浪滔滔自向前。

  遥寄金秋诗友癸卯京口访古揽胜

  锦水仍秋意,长江头渐冬。

  神游奇亦揽,诗教趣方浓。

  古渡横千载,川山立五峰。

  石阶难共拾,群友易相逢。

  赵凤清

  《镇江一日游三题》

  其一 《途中》

  高宇沐初日,西去启旅程。

  逶迤远山黛,萧索藕塘明。

  眼梢皆华鬓,耳边多笑声。

  奔行报恩塔,窗右忽相迎。

  其二 《西津渡》

  蒜峰高几许?崖外碎云飞。

  扬子水如练,金山塔有辉。

  南巡忆银杏,漕运证江矶。

  凭吊何时了,来人复叹欷。

  其三 《圌山》

  山幸祖龙名,塔承乡里情。

  登临东向望,朝拜五峰诚。

  王丽萍

  癸卯初冬游绍隆寺赋感

  绿净僧炉润积香,

  大雄宝殿显安祥。

  转睛圆满恩田厚,

  活舌伸长愿力扬。

  国泰民安存幸运,

  风调雨顺备粮仓。

  滔滔江水游龙脉,

  矗立云端昂首望。

  梁葆春

  圌山游

  师生邀约走,登顶向前望。

  宝塔摩天近,五峰通路长。

  江清鸥唤友,林郁雁披霜。

  耳畔寒风啸,高歌气势强。

  注:五峰一长江公铁大桥

  宝塔一报恩塔    圌山古刹

  雾锁深山藏古寺,

  幽幽楼阁梵书盈。

  秦皇清帝为何至?

  龙脉显灵天子惊。

  章莉萍

  游西津渡两首

  一

  砖青瓦赤飞檐耸,

  石板阶梯入辙深。

  梵宇琳宫守菩萨,

  慈云祥月奏谐音。

  商船影里风帆动,

  马弛声中雨滴吟。

  古渡西津今尚在,

  游来客往共回心。

  二

  石塔小山楼,江城古渡舟。

  千年枢纽港,九转信徒游

  (文史语言系 张锁龙)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友情链接:

    主办单位:常州市老年教育发展中心(常州老年大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学校地址:常州市钟楼区健身路9号 电话:0519-86809150,0519-86809170 传真:0519-86809170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