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要过节了,这回是双十一节。
十年前,它可是叫”光棍节”的。“光棍”形象又生动,准确描述了它独有的特征。但这名字实在是太粗俗,不够雅致,不太喜庆,所以改是必须的。但“双十一”也好不到哪儿去,含含糊糊,不明所以,不知道以后会不会改成“购物节”。
2011年的今天,我用的是摩托罗拉手机,二手货,花四百元买来。手机“嘀”了几声国,我拿起一看,胡国老弟发来短信:光棍节快乐。我一惊:以我的博闻广识,怎么不知道有这个节日?
我就开始琢磨:今天是11年11月11日,啊!六根棍子,一翅儿排开,没有闲杂“字”等,真的是光棍呐。谁发明的?太有才了!
悟得了其真谛,十分愉悦,心就开始飞翔:若时光倒退九百年,也就是1111年11月11日,八根棍子,排成一列,何其美妙,何其壮观。节日盛况,一定……哦,那时还没发明这个节日。
孔子教化了三千弟子,并育成了七十二位贤人。这些贤人们成为当时的社会的精英。他们各展所长,为社会的进步作出了巨大的贡献。观今日之中国,百业兴旺,人才辈出,贤人们恐怕是车载船装,不计其数。祖国因此而强盛,人民因此而幸福。
不巧的是,“闲人”们也如影随形,应运而生。国泰民安,“闲人”们有时间,有心情去瞎琢磨,于是“光棍节”就被发明了。生活富足,人们需要更多的理由去消费,众多节日,便如雨后春笋,一个个冒了出来:父亲节,母亲节,丈母娘节(据说是 2.29 号),女儿节,朋友节,…,各种关系的,各种职业的,名目繁多,数不胜数。但仅此是不够的,还泊来许多外国货:圣诞节,情人节,愚人节,万圣节…。有这么多令人眼花缭乱的日,“闲人”们是功不可没的。
原始人捕到了猎物,获得了丰收,是要庆祝一番的。他们拾来干柴,点一堆篝火,唱啊,跳啊,玩个欢天喜地,兴高采烈。这也许就是过节的雏形吧!那天收获较多,那天就是节日。进入到农耕时代,部落有了固定的收获,社会发展,又有了历法,节就有了固定的日子,并 成为指导农事活动的重要依据。渐渐的,还兼具祭祀,祈祷,庆祝,聚会,娱乐等功能。随着社会发展,人们不断赋予节日新的内涵,时至今日,消费成了过节的一项主要内容,花钱便是不可或缺的重要特征。试想一下,口袋里空空如也,你能过好一个节吗?单看一个光棍节,中国人就花掉了多少钱?
当然,这并非全部仰仗“闲人”的功劳,商家的良苦用心也是毋庸置疑的。他们紧盯着人们的口袋,推波助澜,摇旗呐喊,巴不得把人们的口袋一扫而空(商家本该如此,不存在诋毁的意思)。
商家得了赚钱的机会,心满意足。人们得了消费的理由,兴高采烈。于是,“闲人”加商家,珠联璧合,促成了一场场皆大欢喜的活动——过节。[庆祝][烟花]
商家挣钱,理所当然。人们花钱,也无可厚非。利用过节的机会孝敬老人,勉励后辈,追忆往昔,展望未来,更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我们应该努力的继承和发扬。但那些无中生有,莫名其妙的歪节,那些格格不入,八竿子打不着的洋节,是不是少一点就多一份清凈?
认真的想一想:“双十一”是什么?它的意义在哪?耶稣是谁?救了你的苦难还是抚慰了你的心灵?
我们是世界上硕果仅存的文明古国,我们有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我们的节日,是先辈留下来的一份宝贵遗产。我们应当好好珍惜,努力传承。过好我们自己的节日,才是我们要作的。不然就是“败家子”一个!“闲人”们如不转移目标,去作点别的,长此以往,我们的生活将被那些无聊的节日所淹没,我们的传统,文化也将被稀释的可有可无。
此事非小,请大家三思。
致喜欢过节,和不喜欢过节的朋友们。
(文史语言系 龚运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