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一生的际遇,真的是奇妙无比。1986年,常州老年大学崛起在龙城的地平线,那一年我儿子出生; 2021年,我60周岁生日那一天,常州老年大学成立35周年校庆;2023年金秋十月,我获得了常州老年大学第五届荣誉毕业证书,拿到证书的那一天正是我的农历生日,头带博士帽身穿博士衣的毕业照片给我的生日锦上添花。
我出生在武进的一个小山村,童年时代在龚氏祠堂改成的教室,跟着一位老师上着混班课,时断时续,从艰难认字,到成长为一名人民教师,期间经历了太多的苦难。庆幸自己不用面朝黄土背朝天,哪里还敢奢望在学字的间歇去听听音乐,品品画作。
做梦都没想到,儿时的遗憾能在老年大学弥补。2016年我从教师岗位光荣退休后,进入常州老年大学重新开始了老学生的学习时光,这几年的时光真是让我回味无穷。
“教其所需,受其以益,学中有乐,丰富生活,促进健康,有益社会”是老年大学的办学理念,丰富多彩的课程为不同年龄、层次、兴趣爱好的老年人提供了学习的多样选择。学校领导个个都是德高望重的教育行家,类似声乐戏曲系徐晨钰等一批年轻的系部领导,不仅管理有方法,而且专业水平也很出色。我十分珍惜这难得的学习机会,近八年的学习中,我先后学过锡剧、手机摄影、点心制作、国学、越剧及黄梅戏等多门功课,所有教过我的老师——如教锡剧的周建家老师、教越剧的蔡玉秀老师、孔海娃老师及教黄梅戏的王晓敏老师,上课都很认真、专业、耐心。尤其在疫情期间,她们能主动顺应形势,从线下教学转为线上教学,工作的干劲真让人敬佩。在这几年的生活中,和众多老年朋友成为同学,互帮互学,感到无比幸福,我还两次获得“明星班长”的荣誉称号。
“老有所养,老有所依,老有所为,老有所学,老有所乐”,这就是我现在最真实的状态。且行且感恩,最美夕阳红,生命的再一次精彩召唤着我再一次出发。社会瞬息万变,知识随时都在更新,“活到老学到老”理念也越来越得到认同。“我快乐、我健康、我时尚——我们永远年轻”。
(声乐戏曲系 宣传部 龚小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