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老年大学欢迎您!
栏目列表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展示、交流>>学员风采>>文章内容
品味草原风情
发布时间:2023-10-26    点击:    来源:原创

  一提起“草原”二字,也许你的脑海里就会浮现出草原如诗般浪漫、如画般美丽。

  今天10月24日(周二)下午2:00–3:30我们学习了一首非常好听的草原歌曲《乌兰巴托的夜》。

  这首歌创作于1985年,是蒙古国的歌曲,典型的民谣风格,也是蒙古国乃至蒙古族家喻户晓的歌曲。

  1987年蒙古国“成吉思汗乐队”赴呼和浩特演出,第一次在中国演唱了这首歌。

  这首歌曲的歌词描绘了乌兰巴托宁静的夜晚和美好的爱情。从把酒当歌的豪迈到话语缠绵的柔情,无不展现出蒙古民族性格中的古朴豁达、自由热烈,表达了一种对家乡乌兰巴托的无限热爱以及作为游子对家乡深切的眷恋。

  乌兰巴托是蒙古的首都,意为“红色英雄城”。乌兰是“红色”的意思,巴托也译为巴特尔,是“英雄”的意思,常出现在蒙古族男孩的名字当中。

  为了让同学们更好地演绎这首歌曲,姜超老师首先送给大家八字箴言,练唱时要做到“打开、放松、靠后、往上”。唱歌时气息要足,张嘴发音第一个字就要靠后,高音要向上,不要有盖板。声音打开了,用气息了,声音才能靠后。姜老师提问,“声音怎样打开?”师生积极互动,同学们踊跃发言,答案多种多样:“抬上颚”、“深吸气”、“嘴巴竖起来”等。姜老师在教唱歌词时告诉同学们,教学目的以教技巧为主,唱歌时往上走一点,放松一点。

  当姜超老师发现一些同学在唱歌时嘴巴乱动时会立即指出并帮助纠正。姜老师上课形象、生动、幽默。他模仿错误动作有些夸张,引起全班哄堂大笑。姜老师解释道,如果不夸张,你们就不会知道问题的严重性。因此给同学们留下了深刻的记忆,不会再犯错了。

  姜老师教学过程极具耐心,讲解细致,通过示范引领,帮助同学们掌握正确的歌唱方法和技巧。

  同学们反复练唱,得到姜老师的表扬和鼓励,“声音很专业,很好听”。同时,姜老师提醒同学们,唱装饰音“酒”、“静”要稍快一些。

  最后全体起立,跟着伴奏带,按照老师的要求,带着感情、注意强弱对比,较好地完成了整首歌的演唱。姜老师说,“美好的时光总是短暂的。我们依依不舍,难舍难分,期待下周二再见!”全班同学报以热烈的掌声,感谢姜老师的辛勤付出。我们今天真是收获满满,不仅学唱了一首好听的歌曲,而且品味了草原风情。静静的乌兰巴托的夜漫长而平静,“穿过旷野的风你慢些走。”“乌兰巴托的夜那么近,连云都不知道。”“乌兰巴托的夜那么静,连风都听不到。”“唱歌的人不时掉眼泪。”我们仿佛在听一个动人的故事。

  (声乐戏曲系 声乐初级美声23409 潘仪芬)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友情链接:

    主办单位:常州市老年教育发展中心(常州老年大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学校地址:常州市钟楼区健身路9号 电话:0519-86809150,0519-86809170 传真:0519-86809170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