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季报学京剧课,有幸跟随赵老师,学京剧青衣唱段,开启国粹之传承。
赵老师出类拔萃,早在2003年参加了,央视全国票友大赛,并荣获金奖。
赵老师才华横溢,专业授课实力强,潜移默化传真经,精益求精负责任。
京剧青衣初级班,老生新生各掺半,基础相差各不一,因人施教放首位。
老生巩固基本功,新生逐步循渐进,《梨花颂》开场白,由浅入深唱起来。
教唱《黛诺》选段,兼顾老生与新生,依啊位置往前送,假声来唱青衣调。
人生无数第一次,总归万事开头难,只要你喜欢京剧,日积月累获硕果。
京剧的皮黄升起,拨动我们的心弦,京剧的锣鼓锵锵,澎湃我们的心灵。
激越我们的热情,聆听那优美音韵,念念不忘那西皮、二黄的声腔凌空。
扎进京剧旋律里,欣赏着忽隐忽缓、那悦耳的板式声,享受京韵伴我行。
京剧的表演形式:来源于“四功五法”,戏曲艺术之灵魂,剧目久演而不衰。
京剧的“四功五法”,是京剧的奠基石,演员需熟悉掌握:基本要领与技巧。
利用手上的道具,或手指的表现力,通过形体的动作,眼睛的适度传神,
自如娴熟地运用,诉说剧情的情节,恰到好处的演绎,呈现舞台之生辉。
四功:唱、念、做、打,是四项基本功。
“唱”指歌唱,是戏曲表演中的核心内容;
“念”指具有音乐性的念白;
“做”指舞蹈化的形体动作,即戏曲演员在戏曲表演过程中做工的基本功夫;
“打”指武打和翻跌的技艺,即戏曲表演艺术中武戏中的武打功夫。
五法:手、眼、身、法、步,是五种技术方法。
“手”是指戏曲表演中的手式;
“眼”是眼神;
“身”是身段,即表演中的演员身段技法;
“步”是台步,指演员在塑造人物形象时在舞台上的站立步位和行走步伐;
“法”是以上几和技术的规格和方法。
(声乐戏曲系 京剧青衣23403班 李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