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10月10日下午2:00–3:30我们学习了一首经典的俄罗斯民歌《纺织姑娘》,通过讲述纺织姑娘的故事,表达了人们对于艰苦劳动和追求美好生活的向往和憧憬。整首歌旋律委婉动听,歌词朴实明了,传递了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我们今天学唱了这首歌,究竟有何收获?有何感悟呢?学到了哪些发音的方法和技巧?
我觉得学习如同在茫茫的大海中驾驶一叶扁舟,我们只有拥有了正确的学习方法,善于驾驶学习之舟,才能驶向理想的彼岸。
孔子说:“学而不思则罔, 思而不学则殆。”在学习中,我们需要思考, 总结、实践和体验。这些都是不可缺少和不可忽视的。
学习方法之一:勤于思考
姜超老师要求同学们练声时,要在通道里。最高级、最科学的方法就是后脑勺发音。其实并没有胸腔、头腔共鸣,主要是器官,气息通过器官、通过喉咙共振、共鸣;一定是放松的,靠后的声音。姜老师设问,“怎样知道声音靠前还是靠后?”同学们人人开动脑筋思考。姜老师给予正确答案,“嘴巴竖起来唱,听上去比较空旷、空灵,说明声音比较靠后。”
学习方法之二:善于总结
姜超老师提醒同学们,这首歌的旋律很简单,唱起来有点难度的。
果然如此。通过4个小组和1个男生组的轮流演唱,姜老师指出了几个存在问题:音量太小,后劲不足,力不从心,有的同学唱得单薄了一些……姜老师对男生唱歌的方法做了总结,“唱时声音让它与教室共鸣,让每个角落回荡你的声音。”
学习方法之三:实践体验
姜超老师教的发音的方法和技术要同学们不仅在课堂上,而且在课外,自己通过反复实践、练唱而去用心体验的。姜老师特别幽默、风趣。他希望男同学们“不要被生活的枷锁束缚住”,要放开唱,喊出来!第一步就要喊出来!嘴型竖起来,但不能太夸张。姜老师指出,“年轻的纺织姑娘”的“纺”字;“你在幻想什么?”的“幻”字,唱时要靠后,喊出来。“金黄色的辫子”的“色”字,牙齿要打开,嘴张开、张大。“辫”字不要唱得太明亮,打开一点、空灵一点!
学习是一个充满智慧的过程,我们需要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我们需要用心对待,驾驭学习之舟,才能在知识的海洋里遨游!让我们用正确的方式驾驭学习之舟,我们的歌声一定会越来越美妙、越来越动听!
(声乐戏曲系 声乐初级美声23409 潘仪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