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泉映月》作品于20世纪50年代初由音乐家杨荫浏先生根据阿炳的演奏,录音记谱整理,灌制成唱片后很快风靡全国。
这首乐曲自始至终流露的是一位饱尝人间辛酸和痛苦的盲艺人的思绪情感,作品展示了独特的民间演奏技巧与风格,以及无与伦比的深邃意境,显示了中国二胡艺术的独特魅力,它拓宽了二胡艺术的表现力,曾获“20世纪华人音乐经典作品奖”。《二泉映月》是中华民族音乐文化宝库中一首享誉海内外的优秀作品,是中国民间器乐创作曲目中的瑰宝之一
我是二胡班的学员,上学期,宫为民老师教我们学拉二胡名曲《二泉映月》。又把它作为暑假作业。新学期上课时,要求每位同学逐个还课。
第一课齐奏,稳健的琴声中夹杂着几个“闯红灯”的杂音。宫老师随即喊停。他强调了《二泉映月》的节奏应该象一个老人走路那样平稳,特别是两拍、三拍音符的时值应该拉足,符点(时值)要拉出来。要求我们自己练琴时,务必先边打拍子边唱两遍谱,然后再练琴。欲速即不达。
老师的指导引领我们前行。第二遍齐奏即有起色。
回想我开始学拉《二泉映月》时,因为自己认识肤浅,还不觉得它的深奥。随着暑假里坚持每天拉几遍,反复练习。我慢慢地隐约感觉到好像有点阿炳的味道了。其实,是自我陶醉!
《二泉映月》这个二胡名曲,我们学拉的版本是四段式。
引子开头的一句656432,就象一声叹息。第一段主旋律,后面两段是其变奏。就象一位老人在向你诉说他一生的苦难遭遇。所以说,只有深刻理解了它的感情,才能拉好《二泉映月》。
第一段和第二段的开头两小节都是332 1.第三段和尾声的开头两小节的音符是331 2。值得注意,不要弄错。
第三段高潮部分,滑音应稍快且重,揉弦要有力度。这样,更能体现出悲愤情绪。尾声段要平和,轻柔。
要练好《二泉映月》,基本功要扎实。
一是曲中时值在一拍或一拍以上时,运用波弓(浪弓)。也就是右手运弓时,手指按住弓毛与钢弦磨擦发生节拍律动感。
二是运用定把演奏。即一段旋律尽量在一个把位中演奏。虎口在原把位不变动,只用手指上下滑动按弦。因为滑音重,所以听起来刚劲有力。
三是曲中的抖弓(颤弓)别具特色。由弱到强再到极强,轻重得当,苍桑、悲凉。
还有,乐曲中空弦“5”上标有“十”,是拨弦。要將弓毛贴在内弦。虽然标注pp(弱弱),但到时弹出的“5”音才会清脆。
功夫不负有心人,老师的教,自身的理解和练习,让我能将这首名曲完整的表达出来。怀着对二胡名曲《二泉映月》的满腔留念,仅以此文表达敬意!
(器乐系 二胡17302班 章有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