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生我才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优秀而又经典的古诗词,是中华文化的精华,千百年来拨动了无数中华儿女的心弦。我喜欢恬静淡雅的古诗词,如一滴滴晶莹的露珠;如一扇扇明亮的窗户,让我看到了每一个色彩斑斓的早晨。由此,我产生了学写诗词的想法,来到老年大学报了顾勤元老师的唐宋诗词选读班。
因为我文化低,当时在学校读书时,老师只叫学生一遍又一遍地背诗,从来没有教我们怎样写诗。有人对我说:“写诗词最起码要具备高中学历,初中生写不出诗的。”况且,我只读了七年书,相当于小学生。
我也不是一个聪明的人,经常会为学一点东西而熬到深夜。我觉得自己很笨,写诗词真的太难了。有的时候特别不想坚持了,觉得生无可恋。
记得小时候我喜欢看“故事会”,这本书里有一个版块叫《阿P的故事》,我很喜欢里面的主人翁阿P。这个阿P经常会干一些让人啼笑皆非,努力了却不讨好的事情。但是,往往他能从自己的失败中走出来安慰自己
例如有一篇文章,讲到阿P去相亲,但他是一个结巴。为了见那个女孩,他非常努力地学说话。见了那个女孩后,他很想请她吃饭。这个女孩叫邓一惠,他跟女孩说:“邓一惠,我想请(请)你……”“吃饭”两字还没说出来,这个女孩回手就给了他一巴掌,然后用双手捂着脸转身就跑了。
原来,这个女孩以为他说的是:“等一会儿,我想亲亲你。”但是,这一巴掌却把阿P的结巴治好了,阿P觉得这件事自己也不亏,还挺好的。我觉得有的时候,我就象阿P一样,
我没有聪明的大脑,但我想去试一下,不试怎么知道自己行不行呢?我拼搏过了,也就不后悔了。有句名言说得好:“路途再远只要一点一点走,总会走到;路途再近,不迈出双腿,也很难走到。”
我虽然不会写诗词,但我知道,无论是写文章,或是写诗词,呈现在读者面前的,应该是一幅色彩斑斓的画;或者是让人读了耐人寻味,深受感动的一幅画。我还想说:写诗词本来就是陶冶情操的,那样穷凶极恶的干什么呢?写诗词也要有好的心态,我们不是为写诗词而写诗词,否则,就是对诗词的亵渎。
我不想写没有意义、没有意境的诗词,更不想写靠字堆积、让读者翻着词典还读不懂的诗词。
中国是诗的国度, 古代文人墨客为我们创造了巨大的精神财富。我非常感谢我们的祖先,给我们留下了一份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贵遗产。
扬中华传统,续文明精髓是时代赋予我们的责任。我希望传统文化的精髓不要丢弃,要一代一代的传承下去。
感谢老年大学唐宋诗词班顾老师,带我走进浩瀚的艺术星空,让我在平平仄仄,一抑一扬中拓展知识,感悟诗情画意, 领略中华文化的含蓄之美、绚丽之美。为我写诗词奠定了正确的情感基调。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实践告诉我:努力不一定有结果,但一定会有收获。
(文史语言系 潘小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