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老年大学欢迎您!
栏目列表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展示、交流>>学员风采>>文章内容
灿然一新——游学“红盒子”及周边
发布时间:2023-09-12    点击:    来源:原创

  9月9日,我们游学的地点是“红盒子”及周边。因为这是本学年的第一次游学,所以大家积极参与。

  什么是“红盒子"呢?暂且保密。那先来说说周边的工人文化宫吧。工人文化宫于1957年建成开放,占地面积17864.2平方米。是全市群众的文化娱乐休闲等业余生活的好去处。现主楼东侧是职工之家,西侧是劳模之家。

  大家非常珍惜课外游学活动,张浩典老师的身后跟随了三个班浩荡的队伍。

  以前我居住前北岸7号,毗邻工人文化宫,抬抬腿就到了。在我的记忆中,工人文化宫就是我儿时的乐园。有影剧院、图书阅览室等,东西两条走廊直通后面,主建筑后曾有个圆形的溜冰场……正门四根大立柱还如几十年前那样威武地站立。立柱近旁一块块磨光石砖一如既往般清晰,闲时我和小伙伴在此玩“跳房”游戏,不用划格划线,既平整又整齐,当然造的“新房”就是豪宅了。当初工人文化宫与后面的大成殿均在围墙内,与一初中仅一墙之隔。

  自我感觉这集体照我咔嚓了挺好的,美中不足的是横幅不在正中,不过这不是问题,每位同学笑容可掬才是真实的。

  文化宫于2020年9月启动改造,既保留原有建筑风格,也辅以适度的现代感,在更新的大厅里,忙着留影的同学一个二个三四个,开心得很啊。二楼的四方形回廊还是那个回廊,不同的是变俊俏了。板板手指头,1968年离开常州后我就再没与它谋面,今天终于有缘来相会。

  在二楼身置回廊看回廊又是一种景象。工人文化宫的介绍让人一目了然。江苏省残疾人文艺演出曾在这里举行。这里是县学遗址,一块石碑静悄悄地立在墙壁一隅。

  此为泮池与泮桥。泮桥是古时学宫里的桥梁,是古代科举制度的一种形式体现。一座桥,称状元桥,三座桥,状元桥居中,榜眼桥和探花桥在两边。泮桥承载了学子心中一生的期望,是科举取仕的象征,跨过泮桥就象征着这是登仕的第一步。

  张老师现场再讲府学、县学、文庙的关系。有同学三步并作二步登上泮桥,沾沾喜气也是一种慰藉。文化宫主楼后面是县文庙大成殿和科技楼。一路走去,发现大成殿已非旧时的模样,如今它生活在花格窗院墙内。由此进入大成殿所在院落2011年12月19日,江苏省人民政府公布常州文庙大成殿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张老师介绍了古代的科考,当然唐伯虎与范进也是我们所熟知的。

  常州文庙大成殿原为清代武进、阳湖两县学宫一部分,始建于宋咸淳元年(1265),历代均有修建。大成殿是文庙的主体建筑,(1860)毁于战火。现存建筑大成殿为清同治六年(1867)重建,筑于一米多高的台基之上,规模高大,梁柱粗硕,为单檐歇山顶。张老师曾在课堂讲过:何为歇山顶?此顶共有九条屋脊(一条正脊、四条垂脊和四条戗脊),是古代中国建筑屋顶样式之一,给人棱角分明、结构清晰的感觉。大成殿面阔五间,飞檐翘角,脊饰鳌鱼,为宫殿式砖木结构,巍峨宏伟,气势庄严,庄重古朴。大成者,取孟子“孔子之谓集大成”语意,宋徽宗曾尊崇孔子是“集古圣先贤之大成”,又称礼圣殿。张老师再次讲述大成殿的“大成”由来。我们又受教了。殿前为大成门三间,硬山顶木结构,壁间嵌有重修文庙石碑三块,可惜我只发现一块,争取下次去补课。这天阳光很好,光影也很好。花窗收纳了满窗葱绿,半开的门外生机勃勃,随手拍都是美妙的场景。仰头观顶,修饰唯美。低头看柱,居然与以往见到的柱下顶个大石块不同,儿时从没注意到这些细节。张老师这时为我们解惑:柱下面圆的叫础,石础或柱础,平时说基础,基是墙基,础是柱础。柱础下面的石板为磉板。一般造房子,柱础和磉板分开的。文庙,比较考究,专门制造的,柱础和磉板一体的。我查了一下:磉是采桑用的垫脚石的意思,引申义即柱石。原来这么复杂啊,还有这尚存的高高门槛,当年的点滴顿时浮上眼前。一到夜晚,大成殿热闹非凡,不是文艺演出便是工会组织的群艺排练,因个子矮小总也看不清舞台上的动向,于是站立在高高的门槛上依靠门框瞧热闹。

  好,该去“红盒子”了。踏着光影,我们前往“红盒子”啰。补叙一下,文化宫的西侧有个基督教堂,原名"恺乐堂",初建于1916年,系美国传教士霍约翰筹资兴建。

  为啥称凯乐堂呢?原来是霍教士的妹夫为纪念去世的妻子霍凯乐对哥哥事业的支持,独自捐资一万八千美元。2001年拆除旧堂进行原地翻建,新教堂为仿哥特式建筑。

  前面故作玄虚保密“红盒子”的真实身份,其实大多数人都知道,而我却是孤陋寡闻,这是老市图书馆改造后的称呼,那一起去看看吧。为啥称A35“红盒子”呢? A,Art,艺术。35,和平北路35号。红盒子,指装修风。这便是A35红盒子的由来。承载人们无数回忆的常州老图书馆,经过升级改造化身“A35红盒子”,如今热情地等待我们,欢乐地欢迎我们。位于罗汉路的这只“红盒子”汇聚文化空间、艺术空间、生活空间,业态涵盖人文图书、艺术展陈、时尚潮玩、生活美学、轻食餐饮等品类,以打造常州人文集散地标为目标。地面共五层。一至三层主要有网红首店、主题餐饮、文创手作等配套商业,四楼圆厅区域为多媒体艺术空间,其余区域为展陈空间并规划半开放式影音艺术沙龙区域。我们电梯直达5楼天台,随后再一层层往下参观流连。天台上各色桌椅一一放置,要不是骄阳,我可能会待上一段时间,或回忆或思想或发呆。能让市民上天台,“红盒子”是首创。在视野开阔的天台,我首先瞄准了东方,高矗威峨的天宁宝塔,让人艳羡的常中校舍,仿佛触手可及。这里的环境优雅,装修上乘,留影者多多。这里有常州首个“东坡雅集”书籍专区。这里的书香弥漫了整个空间,阅读者随心所读,读书时光亦是享受安逸与温馨的时光。这里的懒人沙发与靠椅交错放置,尤其适合亲子互动。这里还设有我市第40家“秋白书苑”。屋顶,线条似乎缀在蓝天白云上。贯穿5层楼的白色旋转楼梯是市民打卡的最佳地。这不,光影下演绎的柔美,吸引了众人。一路游荡,一边随拍,很开心,为“红盒子”的设计与整修鼓掌。我们的同学在博览,我们的同学在拍摄,我们的同学在观赏。“红盒子”,我们遇见了你,见识了你,欣赏了你,往后会长相聚。历史的沿革,常州图书馆的记忆与传承将永葆。最后以老同学的出镜作为本次游学的结尾。

  这次游学,不仅增长了知识,也激起美好的回忆。时光穿梭,我们已两鬓秋霜,这是历史发展的规律,旧时光的建筑却日新月异焕发生机,这也是时代前进的必然。 (文史语言系 钱毓)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友情链接:

    主办单位:常州市老年教育发展中心(常州老年大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学校地址:常州市钟楼区健身路9号 电话:0519-86809150,0519-86809170 传真:0519-86809170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